美术报请你回家
曾经的你们,满怀对艺术的热忱,积极参与名家学院、美术新青年、年度人物、少儿大赛等等一系列美术报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品牌项目活动,从素不相识到成为美术报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共同成长,相互见证。美术报的岁月里,留下了你们深深浅浅的足印、痕迹,弥足珍贵。
多年来,部分亲历者依然与美术报保持紧密联系,但抱歉我们对其中有些朋友还关注得少了。你们现在过得好吗?这些年顺利吗?创作丰收吗?艺术上又有什么突破?……这些问号一直在我脑海里打转,这些牵挂越来越积压在我心头。
期待着你们“回家”,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些年的境遇,聊一聊这些年的成长、蜕变,聊一聊未来的计划,聊一聊这个家能帮每个成员做些什么。
家,是休憩的港湾,是再出发的航站。美术报,等你回家!
——美术报总编辑 杨丽
亲爱的老朋友们:
展信如晤,情谊拳拳。
一别良久,常以为怀,近来秋寒甚浓,念想亦深,亲爱的老朋友们别来无恙。
廿六载风雨,廿六载芳华,幸而风雨有你相依,芳华伴你共赏,与美同行,《美术报》赤子之初心未曾有一丝改变。
1993年,时光滚滚,办报热潮,理想与激情,是飞扬的青春。1350余期报纸,26年的日日夜夜,美术现场、鲜活话题,我们从未缺席。百万读者,双双眼睛,是你们的陪伴,给我们成长和前行的勇气。
1995年,“美术报亚洲少儿书画大赛”的艺术星火,燃起东方土地的燎原之势:2万名学生,3万件作品,这阵中国最早的少儿绘画大赛的热力,风靡中日韩。若干年后,很多当时参赛的孩子走上美术道路,考入美院深造,或许就是因为那一次契机,幼小的梦想插上翅膀,孕育了后来的“奇迹”。在移动手机、互联网还是大众心中天方夜谭的年代,一份刚刚诞生的报纸,向世界发出了她的声音。那些当年的孩子们,你可还记得,稚嫩画笔下的灿烂世界;可还记得,童真眼里的五彩斑斓;可还记得,年少时作品在浙江展览馆展出的自豪;可还记得,那一张小小的画作,埋进你心中的艺术种子……你好吗?美术报还记着你们当初参赛的可爱模样。
2011年,媒体搭台,名家领衔,美术报名家班应运而生。陈振濂、何水法、范扬、张立辰、吴山明、肖峰、姜宝林、周韶华、徐芒耀、梅墨生(按签约顺序)等若干名家导师……三年三年又三年,名家名师倾情倾心,点燃盏盏明灯。千余学员从美术报名家学院走来,艺术家、设计师、教育者、媒体人……行行业业闪耀着你们的光彩,将美继续传承。名师出高徒,桃李芳天下。多年过去,可还记得,刚刚踏入课堂的那一刻;可还记得,老师为你指导的那一笔一墨;可还记得,写生时候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可还记得,毕业离别时那欣喜和舍不得……你好吗?美术报还念着你们当时跟着导师习画的难忘场景。
2013年,“美术报新青年”大赛轰动而起,年复一年,以画说话,人才辈出。四届大赛通过多轮评选胜出的近200位青年画家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拉开属于自己的闪亮新时代。多年过去,可还记得,准备稿件时的悉心与专注;可还记得,等待结果时的张望与忐忑;可还记得,收到获奖通知时的激动与欣喜;可还记得,站在领奖台上的自豪与荣耀……你好吗?美术报还想着你们当初评选领奖的美好时光。
名家班、新青年、年度人物、少儿赛……那一段段浓浓淡淡的时光,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组成生命最美好的珍藏。
天南海北,并未因距离淡了感情;春去秋来,不会因时光疏了亲密。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念你。
亲爱的朋友,你好吗?
期待你的回音,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你的梦想,你的成长……太多回忆等待我们重温,太多未来等着我们开启。
日渐秋寒,念想起朋友们的情谊,心头暖暖,盼复为念,《美术报》欢迎朋友们常回家看看。
顿首上言,顺祝秋安!
爱你的老友 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