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9版:专版

解密长卷《沪宁胜境图》背后
不为人知的细节

  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长卷这种较难控制和把握的绘画形式来创作这幅作品?

  崔昊: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家都是冲动型性格,作品也是强烈创作冲动之下的产物。没有创作的冲动,作品也肯定没有精气神。但作为创作契机,仅靠感性层面的冲动还远远不够。对此,常规尺幅与长卷这样的大尺寸作品区别很大。大尺寸的作品若要最终完成,创作契机一定是全面的。尚未落笔,天时地利人和就已具备,否则创作过程肯定是艰难的。对于此图而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背景便是天时;长三角经济带的突出业绩、锦绣江南千年优秀文化的底蕴依托、沪宁线上6座城市异彩纷呈的发展成就便是地利;家人近乎纵容般的无条件支持、单位学术平台的多年培养和积极鼓励、诸位道友师长尤其是藏家挚友的鼎力相助便是人和。正是有了这样全面的创作契机,才最终成就了此图。当然,上述契机还只是准备阶段的直接契机,从长远看,本科期间就开始了的对传统山水长卷20余年的学习研究是学术层面的坚实基础。龚贤的《千岩万壑图》、王诜的《渔村小雪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仇英的《辋川十景图》等传统长卷精品,或通篇临摹或选取段落研究,总之是对长卷这个特殊形制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大尺寸的现实题材创作,无疑都是厚积薄发和水到渠成而绝非一时兴起的一挥而就。当有了全面充分的直接契机和扎实稳健的学术基础,便斗胆挑战了一下大场景、全景式、多视角的现实题材的长卷创作。于是,便有了《沪宁胜境图》。

  问:《沪宁胜境图》历时5年创作完成,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令人难忘的故事和细节,是否遇到过瓶颈和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崔昊:最难忘的还是朋友之情。数十次沪宁线采风,与当地朋友深入接触以及对本地文化深入了解,才最终摆脱了旅游观光客走马观花式的心态。5年采风,6座城市,很多好友热心帮忙,或驾车接送或全程陪伴。让我倍感温暖,心暖则笔润,情满则境生。无论是对国家对民族,还是对朋友对藏家,5年的感受最终凝结成了情感,也成就了作品。我崇尚学院派,注重写生采风尤其是对景写生的实践价值。只要认为有必要就会对景写生,无论严寒酷暑。5年间暑假几乎都在沪宁线上采风,40几度的高温更是家常便饭。但每次挥汗如雨的写生当中,身边都能摆放好几瓶冷饮,都是朋友特意送来的,甚至因不能前往而委托外卖送到。友情终身难忘,而瓶颈和难题更是刻骨铭心。图中6座城市的实际位置自东向西依次是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长卷一般从右端开局,即最先画上海,以左端结尾,即最后画南京。而实际上《沪宁胜境图》是从6个城市当中位于接近画面末端的镇江开始的。原因很简单,这6座城市与我缘分最深、朋友最亲、题材的前期准备最充分的就是镇江。一次在镇江西津渡的半山腰写生,中途暴雨,下山躲雨到一半,见雨明显小了便冒雨返回。结果发现景区出于安全规定已封闭了山路。于是边下山边发朋友圈“我的对景创作只画了一半啊”。几分钟后雨过天晴,突然有朋友回复“您可以上去了”。返回时发现果然景区再次开放。那么多好友在默默支持我,真是令我无比感动。

  镇江大体刻画之后,瓶颈便接踵而来了。至少经历了南京、常州、上海三次刻画瓶颈。首先是南京。镇江刻画之后,南京段的进度明显慢了。但这第一次瓶颈的度过相对随后的常州和上海也还算顺利,因为主要在于调研不够充分,资料收集不够仔细,针对性的资料缺失,对南京的标志性景观了解不够充分,是前期功课没做到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具体化的、可操作的,于是又多次针对性地前往南京采风,进而完成。意料之外的是,随后的3座城市的刻画越来越深入,内容也越来越多。等到完成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四城的大体刻画后,明显感到之前南京段的体量较已完成的其他三城相比明显轻了。于是,画苏州之前又在南京段现有内容上又添加,将原来表现不够充分的玄武湖及其周边景点进行了重新刻画,又加入了南京郊县的一些代表性景点,拓展了六朝古都的风采。其次是常州。常州是我在六城当中采风次数最少的,但却因结识了一批常州籍好朋友而印象颇深。于是,决心兑现常州朋友深情厚谊之下嘱托我一定要画好常州的承诺。结果眼高手低,因临时加大了常州段整体框架的体量,构图的架子拉开了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具体内容的空泛,视觉上不饱满。个人认为,绘画要以人自身视角的观察和记录为主,机器设备的影像记录只能作为基础性参考,而不能作为直接的采风素材尤其不能作为直接的构图和造型底稿出现在画面当中。否则就是人为物役,就是丧失了主体意识。城市宣传片中都有无人机视角之下的精彩记录,加之电脑后期效果,这些都是画笔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绘画对此无需纠结,而应着重探索绘画自己的语言魅力。绘画尤其是大尺寸的现实题材创作,就是要从绘画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本体出发,而不能完全依赖照相机等器材。所以,在反观千篇一律的无人机影像资料之后,还是决定回归传统山水画“步步移,面面观”“仰观俯察,远观近察”式的观照方式。将物象的具体刻画与整体构成的抽象安排相结合,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最后,也是最大的瓶颈是上海。之前5城的刻画都是一遍完成,而上海段居然是三易其稿!面对题材明显多于前5城的大上海,一时间感觉无处下手。几番失败的局部尝试之后决定徒步在上海市内考察,尽量做到多角度观察,反复推敲。然后才能实现实景的主观组合,统一画面的形式语言。

  (下转第39版)

  (上接第34版)

  最初是单纯地想突出外滩和陆家嘴,但等落墨之后却发现外滩和东方明珠塔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无法协调,而且也不足以展现大上海的风貌。还是受制于一般明信片图式的束缚,还是“旅游观光客”的心态没有破除。应将上海做整体的构思,将东起洋山港、浦东新区、老城区、西侧的朱家角、青浦乃至于昆山等内容进行一体化的综合考量,而不应该执着于外滩等单一景点。而且,上海的历史十分独特,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有悠久革命历史的红色之城,这些都应该给予重点的刻画。上海,其关键词不仅只有经济发展、十里洋场、东方明珠,更有红色历史、革命斗争、见证历史、文化传承。于是,综合考量和反复探索之下三易其稿,最后完成了上海段。

  问:觉得这幅长卷绘制成功,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大众通过你的绘画解读到哪些涵义?获得什么启发?

  崔昊:最大的意义在于艺术思想的升华。对传统山水画当中长卷这个特殊而重要的部分进行继承和发展。以长卷的形式来歌颂祖国繁荣昌盛,以时代审美新风来发展传统山水画经典。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崔昊不才,亦想效仿历代名家先贤,开一代绘画新风,立一卷山水图式,塑一程时代审美,祈永久国泰民安。发心中宏愿,歌颂祖国的建设发展和团结进步。立技法根基,植根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并紧密把握时代文化潮流。这也是我希望观众能从作品中解读涵义的主体。此图艺术思想的核心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在思想境界上要能够反应时代精神而不是泥古不化;在表述方式上要坚持国家叙事及大众叙事的方式并以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塑造和开放包容的艺术语言探索为己任。至于说获得的启发,最主要的应该是“笔墨当随时代”。不但是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形象的塑造、艺术语言的组织、艺术审美的探索都应当随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做到为时代代言。

  问:对“笔墨当随时代”有何个人看法?

  崔昊:“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在山水画传统阶段复古风盛行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艺术主张是非常具有客观性和前瞻性的,难能可贵。其对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都意义重大,本人对此完全赞同并努力践行。笔墨是一直在变的,包括蕴含在语言符号之下的艺术思想都是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不变的是那颗追求变化以谋发展的持恒之心和坚定脚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内容,所以包括笔墨在内的艺术语言也都应言之有物而不能无病呻吟。当然必须有固守,但固守的是艺术思想和民族精神,是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某一种语言符号或其表现方法,更不是某一家笔下的语言图式。为此,我们一直在路上,可以暂时停歇,但永远没有终点。

  问:在创作的过程中,对色彩的选择和绘画艺术语言的表现经历过哪些思考过程?绘制之初就确定好了绘画基调吗?

  崔昊:我选择的是厚积薄发的理性探索之路,将激情埋藏于心底,释放于工作,乐观于生活。而在刻画中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的敬畏之心和理性思考。此图正稿的刻画为一年,之前的四年是在调研、采风、写生,以及若干小场景的尝试性刻画。长期的艺术研究及实践使得我基本上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审美取向。以此为基础,对色彩等方面基调的选择在前四年里基本上都摸索了一遍,所以在正稿刻画之初就已确定了画面完成时的样子。

  问:在长卷绘制的过程中采用了“整体抽象构成和局部具象布景”的表现形式,是基于什么因素的考虑?

  崔昊:构图是长卷在技术层面的第一难题。采取“整体抽象构成与局部具象布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基于对传统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双重考量。画面内容众多,跨度极大,画面在整体上采取抽象构成的方法可最大限度地自由安排物象的位置,而无需受焦点透视等透视原理的局限。这是传统散点透视法的运用,同时也要考虑画面艺术形象时代气息的表达。于是,为了对于高楼大厦等现代社会生活特有物象的具体表现,在各自局部的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具象的布景安排,甚至在造型刻画方面对于高楼大厦等现代气息浓郁的内容也适当地向具象刻画倾斜。

  问:现阶段的状态,您在进行什么新的创作?

  崔昊:现在恰逢冬季,秋收冬藏,正是蓄积待发之时。近年来我逐渐养成一个习惯,每年冬季进行“传统山水画经典回头看”。重新审视传统,或研读或临仿或论文,总之是不断深化对传统的学习和思考。传统山水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新的创作也已有计划——还是长卷。计划以京津冀和珠三角为题材,继续描绘祖国大好河山。而且,作为高校教师,我也一直坚持教学实践及教改思考,特别想将我艺术思考及实践的最新成果都能够转化到我的教学当中去。这,也是我的创作。 (山佳)


美术报 专版 00039 解密长卷《沪宁胜境图》背后
不为人知的细节
2019-11-23 美术报2019-11-2300009 2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