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焦安:搭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对等合作交流平台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
美术报:您策划了本次“全球艺术馆高峰会议”。作为文化行业工作者,您认为在全球文化交流合作的当下,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
焦安:此次峰会的背景,是习总书记发表了祝贺殷墟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总书记在信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习总书记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当年轻人崇拜于西方艺术的抽象派或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时,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文明从远古时期的玉器、陶器和青铜器开始,几乎都是以抽象的甚至是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来雕刻、来描绘和铸造的,这几乎囊括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商周春秋的整个时期,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全人类的,所有的古代艺术在彼时都是超前的“当代艺术”。即使是在近代,张大千的泼彩写意山水深得毕加索的赞叹,林风眠的彩墨人物被誉为“东方的马蒂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艺术走向全球,被西方主流社会认可和追捧,现在正当其时。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五千年的历史文脉作为坚强支撑的。基于西岸艺术区的生态发展,在本次峰会上,我们讨论最多的不是引进来,而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对等合作交流。
艺术馆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美术报:此次全球艺术峰会有哪些具体可持续实施的项目落地呢?
焦安:一座成功的艺术馆应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上海作为全球竞争力城市的目标定位也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艺术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传播赋能。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阿布扎比的萨迪亚特岛博物馆计划的成功范例都在说明城市发展与艺术馆建设之间的丰富而深刻的关系。在城市的美学实践中,艺术馆的存在与发展乃是城市整体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馆也“打破围墙”,成为公共艺术和全民美育协同发展、创新的重要角色。
全球博物馆美术馆馆长和专家学者相聚一堂,一方面是为上海特别是为西岸的文化艺术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更多是探讨双方甚至三方的共同合作项目。在此之前已经洽谈规划很多年的西岸美术馆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五年合作展陈计划,以及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馆、卡塔尔艺术馆群的三方策展合作项目,都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在此次峰会上,龙美术馆和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则达成了双向策展、对等输出的合作方案。
前段时间各地出现不少“赝品博物馆”,媒体也往往难辨真伪而做了误导性的传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社会公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渴望。如果我们有更多类似西岸的美术馆大道,更多高精尖的藏品、更多真善美的艺术展览,全民艺术素养不断得到提高,那些赝品博物馆就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