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专版

大家评述

  他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性情耿直,拙于事故。世间不平之事常使他目瞪口呆,他的坦白直陈也常令人口呆目瞪。

  他没有权势,只有一双画家的眼睛是属于自己的。

  他其实是幸运儿,因为他拥有令人钦慕的艺术天赋,但他又不依附于此,他不断舍弃、不断开拓,走着一条寂寞的路。……他的画不过是心迹的自然流露,是很久以来就孕育在心中的情,用不间断的、不同的语言吐露出来。……

  正由于此,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一张破旧的照片,经他一勾勒,便成了真正的艺术品。

  ——周思聪(摘自《当代艺术家生活与创作——朱振庚》)

  在朱振庚手里,速写就是创作活动,画速写是感情的需要。在他眼里,无所不可入画:一个很不起眼的对象,室内一角、一个院落,甚至一个带罩台灯,经他一画,就显得非常有味,充满了造型的乐趣。其审美功能不在某些精心制作却毫无创意的“作品”之下。

  ——卢沉(摘自《朱振庚速写集》前言)

  朱振庚一直是我认为画得很好的画家,是难得的优秀画家,他的作品质量要比那些名重一时的名家好得多。第一,他很早便意识到变革的必要,几乎是出于某种本能,他的变革是以释放他对艺术的热情和理想为依托,而从不胡来;第二,他在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可取之处,积累已臻成熟,证明其对待画画的严谨态度;第三,他以充足的力量和才华贯注于创作,因此他的画总是耐人咀嚼的。朱振庚的实践还在延续,这是我对他抱有更高期待的基础。一句诗用在画家身上恰到好处: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还活着。艺术家的生命与艺术的互为一体的,在我们周围,多数画家的自然生命要比他们的艺术生命长得多,在艺术上刚一露头就夭折了。所以,朱振庚是特别令人尊敬的,他决不停步,走得坚定并且踏实,正因为如此,他的某些不足都在行进当中自然地弥补了。

  ——李小山

  朱振庚手上的那支“笔”随时变换,就像是一个魔术师的魔棒一样,随时都能释放出一种完全出乎你意料的魔力,他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是吸收到骨子里的,他画这种带有浓厚民间气息的绘画时,能够把握得非常到位。但是他稍微转一下手上的笔,马上又能把西方的比如马蒂斯、毕加索他们线条里那种我们当时称之为比较洋气的东西融进来,朱先生能够用他这一支笔把“土”和“洋”连接起来,组成一种感觉,且在这两极当中游刃有余,跨度非常大。

  ——周京新

  认识朱振庚先生是在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学习,卢沉先生给我们上课,多次拿出朱振庚的速写和作品给我们讲,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有趣、自由。后来我也读了很多朱振庚先生的非主题创作,作品里这种自由的精神,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感受到他对魏晋文化的体验和追求,我认为他作品里有魏晋的人文精神,他向往着一种自由、人格以及心性的纯真,他在作品中自觉地体验这种精神。八十年代,卢沉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个学术理念“下笔即创造”,我认为朱振庚先生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观者在读朱先生的画时,也会被他带入到一种自由的天地中,去畅想、品味。

  ——田黎明


美术报 专版 00020 大家评述 2019-11-30 11411601 2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