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史野
——邱朝剑书法浅析
■汪廷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朝剑学书二十余载,近年以“二王”为宗,主攻小行书,也算是浙江弄潮人。“二王”一类的作品入展和得奖纷至沓来,不仅为同道所羡慕,更为书坛前辈所关注。
然“二王”之书,本不囿于字的形态,综观历代阁帖所遗,也各具面目。若真的追本溯源,实为魏晋人的风骨所铸。故刘勰《文心雕龙》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风骨自生风姿,才情溢于字表,是以唐人顶膜之余,不免叹之 “古质而今妍”,惜宋元以降,“帖”学取替“二王”之学,风骨不存遂滑至中俗,仍至媚书泛滥。
质,妍一说只能算是孙过庭对孔夫子成德之喻的演绎。《论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之语。杨氏补述之“文质不可以相胜,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按之于书,亦然。
质者,质朴也,文者,文饰也;史者,虚而不实也;而野者,本性野鲁也。书有形迹,点划结字谋篇,无不可饰之,可谓文;书有神韵,人物品藻性灵也,无不见本性,可谓质。文质相彰相悖,遂成书之优劣。
朝剑初时习颜李,先作大字,用笔磅礴,尽遒劲之用,无妩媚之姿,辅以汉隶,探索波磔之文质,体味结字巧拙,转入晋人,以二王帖为载体,力图在飘逸上多一点内敛,在恬闲之中加一点节奏,在法度之外添一点情趣,这便构筑了他作品的面貌——力求文质相彰。故其用笔简洁,藏露自如,无粉饰之嫌,无尖刻之垢,有《快雪》之圆浑,有《姨母》之纯真;信手写来,从容不迫之中掌握其墨水流淌的节奏演变和起伏,字里行间雍容而不矫情,存《祭侄》之苍茫,有《寒食》之激盪;尤其是他在作品形式上的探索,颇有匠心独运之思,其作品无论巨幅,长屏、手卷、小册页均能力脱前人之旧窠,行文落款盖章,不喜重复自我,精心之致,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叹,然有时终不免见其用心太过之苦。
文质史野之说本教人立身成德之言,溃饬至论文论艺,古质今妍之语道尽南朝书法文质相悖之弊,而今人碑帖之争辨,实不离此二字之篱蕃。然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