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专版

文章导航

牡丹叙话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是唐朝李正封吟咏牡丹的诗句,于是“国色天香”成了牡丹最传神的赞词。在历代帝王、贵族的推崇下,牡丹被封为“国花”,富贵荣华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汉民族的气质,具备了汉民族的灵魂,其雍容而博大的容颜,成为文人、画家笔下对美好事物赞扬与崇拜的吉祥物。

  在我国民族文化的演进中牡丹赋予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艺术发展领域中展现出无限的形式内涵。既然,牡丹花有如此多的文化内涵和绘画源泉,自然会形成“学者如织,高手如林”的局面。在牡丹画的创作风格上,历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具备时代特征的牡丹画大师涌现。

  隋唐时期,崇尚丰腴饱满。尤其唐代天下太平,国力昌盛。牡丹丰盈华丽的形态符合了时人的审美趋向,画家们喜爱其艳冠绝伦的花姿。统治者以其丰硕而缤纷的花容来粉饰大化,文治天下,这正迎合了大唐的文化艺术作为伦理的崇拜,成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画家们滥觞于社会本位的共通性,寻求艺术与政治与社会风尚的融合,大批画家转而手绘牡丹追求其生存价值的体现。牡丹作为富贵花,世人皆爱之,故牡丹画很受欢迎,南宋李唐曾感叹自己画风太追求自我,“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说自己的风格过于高孤,无人购买,不如世俗化了的牡丹画购者风靡。

  在存世的牡丹画作中,唐末五代时期滕昌祐的《牡丹灵石图》为最早的完整的中国画作品。滕昌祐,字滕华,吴人。唐僖宗年间入蜀,避黄巢之乱。生平不仕不婚,以养花画画为娱,他一生以写生为旨,《牡丹灵石图》当属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目前存世最早和最经典的牡丹画作之一。

  前面说过“王耕善画牡丹能引蜂蝶所至。”可见牡丹画艺之高近与逼真。“唐时画牡丹者甚众,寺殿道观,皇室宫廷侍者一般都会顺手对景摹写几遍。”可惜如今存世作品几无。宋代时期画牡丹,忠实于客观物体。对景写实为审美追求,采用双勾重彩的手法,精致的刻画,严实的造型,来自对描绘主体的真实再现。其深厚华滋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到高不可及。宋人凡画者都能牡丹画,现世名作如《富贵花狸》、《百花园牡丹》、《牡丹画》等,一些佚名作品艺术水平之高甚无来者。

  元人画牡丹,开始注重案头临摹,以主观意识引领画面的布置。且有士大夫气,赋彩以重中取逸为追求。反映了时人在高压统治下,文人落魄而隐居野逸的情结。这时期在仕的官宦阶层也有画牡丹者,但其画面显得局促,不甚舒朗,较野逸派颇有逊色。另有院体派却继承了平实而精致的前宋遗风。现存王渊的《墨牡丹图》、钱选的《白牡丹图》等,可资说明上述观点。

  明代画家在严酷的政治背景下,多崇古自安。吕纪和徐渭可谓这时期的牡丹画家代表人物。吕纪他恪守宋、元画院法度,技法高妙,属于继承传统者,如《牡丹孔雀图》。徐渭则属于创新风者,如《水墨牡丹》、《百花水墨图》等画面,野逸泼辣的笔墨开创了一代新风,为后继者铺垫了一条中国画水墨创作道路。

  总的来看明代人画牡丹,流派诸多且渐趋地域特色,这时期的作品明显增加了文人的自我意趣与审美趋向。大篇题词出现在画面上,使至图文并茂,强化了作品的文学性、情绪性和个性。

  清代,是自明代文字考订学出现后兴盛的时代。大批仕途失意的文人,忙于书斋学问,这无疑影响到了画面上,使画风变得颓废,能直抒胸臆的画家凤毛麟角。只有赵子谦、任伯年、陈洪绶等少数画家能跳出藩篱,画出源自生命的属于自己的经世名作来,他们的用笔多从学养中来。赵子谦为金石派,以金石篆书入画,所画牡丹气硕意遒,笔墨恣意,用色酣畅,且古朴、苍劲、浑厚,有很出色的牡丹画存世。其作品风格厚实感人,面目清新,笔墨浓雄括健,出入于徐渭、陈淳,风致高标。任伯年,属海派画风开先河者。他注重写生,精细节刻划,画面构成严实而饱满,变化自由多端,充满生机,对画牡丹后来者形成很大的影响。陈洪绶,用笔细赋劲拢,气势延绵洒脱,他的“吾画当‘写’字”。而出潇洒、斑斓之境,他造型能力极强细节刻画神韵至极。

  清代在他们这一批有智慧画家的引领下,花鸟画得以复兴,大批有造诣的牡丹画高手不断创作出经世作品。形成多流派,多风格的局面,在创作手法上有写生,没骨,勾勒,填彩,白描点叶以及大、小写意等各种技法,并都有高手在追求完美与极致。最有影响的当属没骨法,以恽寿平为领袖形成的常州恽派,提出:“写生家以没骨画为最胜。……不缚人间久矣。自予创新,欲为古人重开生面。”另有邹一桂、李鱓风格肆意姿放,态度是以画自娱,还有黄荃、徐熙、高其佩、蒋庭锡、林良等,他们的牡丹画都具有新奇天趣、纵横驰骋、不拘绳墨、笔墨随意的特点。

  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张书旂、赵少昂、王雪涛等无数牡丹画大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经典之作,为牡丹画的传承与发展给出了无比之大的贡献。

  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他是最具金石派之代表人物。笔墨概括简约,气遒力雄,抒发着丰富的创作情感。磅礴的构成气势,表现出了极度的气质和生命力。作为海派领袖,新笔墨的开创者,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在近现代中国花鸟画领域影响巨大。

  民国时期,海派画家们在继承前朝优秀画家和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接过吴昌硕衣钵,以摧枯拉朽之势,打破阵阵相应的画界陋习,确立了海派牡丹独树一帜的篆写风格,从学者蔚然成风。这时期在全国流派、风格成为画家的追求。发展到齐白石,更是脱尽了铅华与浮蚀。清新的田野农家风尚,使画面生机盈然,从文化意义上让牡丹画背离神坛,步入百姓家。其后,岭南派传人赵少昂,在接过前人的笔墨后,创立了自家的牡丹画法,颇具特色,极大的丰富了牡丹画的技法。张书旂在学习吴昌硕、任伯年两家后,独辟蹊径有所建树,使画面更加情节化、生活化,较任氏作品更加清趣活泼,较吴昌硕作品更加生活写实化。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牡丹画大师,画牡丹者,虽不乏高手,但都属承前人衣钵,难得高妙者。

  关于牡丹的佳话、佳作,在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长廊中实在是传诵不尽。一句话“富贵乃人人之所欲也”,象征富贵的牡丹,既是千年中华风俗得以传承的代表,并意味着富贵的符号,必然会被人人所珍爱。


美术报 专版 00028 牡丹叙话 2019-12-07 11425702 2 2019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