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的几点思考
■苏微君
【全国展】
◎“全国展”,既不是高不可攀,也非手到擒来。
◎从初选观察来稿作品质量,绝大多数作品都远低于及格线,竞争并非像纸面和传说中的那么激烈,有竞争力的大概在五、六千件。
◎“全国展”,顾名思义应该是能概括全国最大范围、能代表全国最高水平、最大包容作者年龄层次的一次阶段性的成果和现状展示。它要尽可能地将各地域、各领域、各流派、多民族老中青优秀书家代表集合在一起,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它应该是这四年来全国书法生态的反映。
◎像高考是目前应试教育下的最优化选择一样,“全国展”也是目前展览模式下的最优化选择,虽然它从逻辑上并不能推导出一个最优化的结果,但这次展览仍然是目前评选模式下的最好结果。
◎竞技性和选拔式的评审方式,让一些成名的、具有相当实力的、具有个人艺术语言的(不一定成熟)甚或有探索精神的中壮年作者集体缺席,国展已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既不需要对基本实力的承认,也不愿屈就展览而作风格上的让步,这是很大的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场书写时,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传统的“五指执笔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作者放弃,坐不端正,歪头,或不能悬腕的现象,这些本属童子功就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纠正,长此以往,对作者的视力、脊椎、呼吸都会造成伤害。
◎国展是一个高水准的展示平台,可以发现不足,但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
【度】
◎效仿赵之谦、何绍基的比比皆是,已形成一股洪流,这种风气的转变之快值得警惕,值得研究。
◎王铎、傅山涉猎的人较少,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度的把握恰恰体现了一位书法家对审美火候的拿捏。我觉得反对的不应该是对形式美的追求,而是要警惕以外形式的过度投入来掩盖书写性的根本,若本末倒置,书法家的实力便展现不够。
◎与二十年前相较,行书整体水平的提高之快、数量之多,都令人刮目相看。基础性的大踏步提高、艺术性的不断拓展,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大草)有点个人面貌的凤毛麟角,大多数作品表现出来的气息很虚浮、狂躁、粗野,尺幅也基本上以八尺整纸为主,没人愿意在空间上甘落下风。
◎“隶变”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爱好“汉草”的作者一定要关注当下文史界的学术成果。在此领域,文字的规范性要大于艺术性。只有知其流变,才可触类旁通。
◎对外在的、美的形式的追求并不可怕,因为它趋于精致,是文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若以辞害意华而不实,形式与内容脱节,就会陷入唯美主义,空洞而乏味,仍然处于一个低层次审美的形式。
【二重性】
◎当下的不少论断,大多具备娱乐效果和伪命题的内涵,这已涉及到艺术的严肃性层面。
◎刘熙载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如果对艺术缺少尊重和敬畏,它也不会还给你一个理想的局面。
◎书法艺术的本体性质(抽象性、文化性、技术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也不是美术的分支。普及与提高,是两者并举还是有所侧重,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每当大展来临时,社会上的“攻坚班”“冲刺班”层出不穷,“备战”“发动”“打赢”“魔鬼训练”等耳熟能详,这是军事术语,而不是艺术语言,虽有助于一时,却无益于将来。
◎每当大展结束,“大省”“突破”“跃居”的总结并不陌生,这是工业数据分析的语言,与艺术关系不大。
◎当下是历史上最好的和平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发展时代,于是当代书法必然就是书法史上的高峰。这里的逻辑转换是把社会学、经济学的评价体系生拉硬拽成艺术评价,无视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当代是草书盛世,是书法发展的全能冠军。以我浅见,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眼光,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
◎时代呼唤大家,而时代也必然出现大家。这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简单因果论,如果书法大家只需呼唤便可必然,那么再现历史上的浮夸一幕也不会太远。
◎书法是“人书俱老”的产物,是长期修炼的结果,老书家的艺术成果是这个时代的财富,能给当代书坛以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