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格调

用文创和设计
让非遗直面未来

  中国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竹编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江以南和四川等多竹地区,传统竹编工艺品包罗万象,但另一方面,竹编人才青黄不接,传统竹编制品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一直是个需要长期探讨的研究课题。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杭州三台山庄举行。

  让年轻人愿意学,

  让“老师傅”学会教

  该项目由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郑林欣联合乌镇竹编传承人、嘉兴市工艺美术大师钱利淮,以及专业研究团队和师资团队组建而成。目前,《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已经顺利结业,而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一次项目结业报告,也是一次业内高端交流研讨,对整个竹编文创业及手工艺术领域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与研讨的除了项目团队外,请来了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美院、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从事设计、文化研究多年的资深教授、学者、专家,围绕竹编文创的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方向,展开了积极的研讨,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于郑林欣教授主持的《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项目,与会专家在听取了项目组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卢艺舟精心准备的成果汇报后,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在选择学员、课程安排、授课方面,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地去进行指导,因此才能在短短百余天的时间里,硕果累累,给整个竹编行业带去了真正有价值的探索和影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竹编,作为中国最乡土的东西之一,和许多非遗项目一样,传承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年轻人不愿意学,会的人更不懂怎么去教,此项目正是从这个痛点入手,去探索和实践解决这一核心痛点的方法,不仅仅给竹编行业带去了新的曙光,更是给整个非遗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一次面向未来的研讨

  非遗文化,有着1.4万亿的庞大关联产业,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做着探索。

  设计究竟应该怎样去影响古老的传统手工业,怎样去拯救或者说再生传统手工业?每一个非遗项目怎样从仅是一个小小的地方资源,通过设计知识的融入,最后成为具有全球价值的东西。在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当下,非遗何去何从?与会专家们从竹编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徐徐展开了一幅令人激动的画卷:智能时代的“新非遗”。

  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季铁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如何让设计参与到非遗文化的生态建设当中。中国美院院长助理吴小华讲了一个小故事。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院曾经做过一次手工艺领域的培训,这样一次当时看起来很小的培训,却在后来造就了六七位国家级大师,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他表示:同样的,这次的项目规模虽然不大,但这类课题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意义。浙江大学教授孙守迁同样认为,非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而现在做的,是为了给未来留下这个时代的历史。

  不光是竹编,许多中国传统手工艺,都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面对困境,一味回避只有死路一条。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与会专家们的讨论热烈而深远,他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未来,通过设计、通过文创,让古老的手工业去直面未来。

  (本报记者 朱杨健)


美术报 格调 00026 用文创和设计
让非遗直面未来
2020-01-25 11529429 2 2020年0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