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鉴藏

面对灾难
艺术行业该如何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往往感到彷徨和无助。有一种解药可以消除焦虑和恐慌的感觉,那就是:采取行动。艺术界当然也动起来了,既自助也助人。

  疫情期间,艺术的受众群体主要是社会公众而非专业人士,这对艺术行业是个挑战。对公众而言,艺术行业如何行动才比较有用?或许,我们可以在国外艺术行业应对灾难时的做法中,寻找“叫好又叫座”的参考和启发。

  灾难主题定向创作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福岛地区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露。这场灾难给日本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当地民众内心绝望,处在崩溃的边缘。震后2个月,68岁的艺术家中川直人(Naoto Nakagawa)决定前往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大槌町的一个疏散中心,为困在那里无家可归的人绘制肖像。

  2011年5月27日到2012年6月2日期间,中川一共画了1000幅画像,对象包括幸存者、部队官兵、消防员、卫生防疫人员、志愿者,以及各色路人。之后,他开始了全球巡展,并将展览收益全部捐赠给灾区。

  2013年3月,也就是3.11大地震2周年纪念日,中川将1000件作品全部赠送给画中模特留作纪念,还建立了一个公益基金,持续帮助那些受难家庭振作起来,恢复信心。

  在灾区考察时,中川还发现当地的失学儿童很喜欢看他画画,他决定进一步为儿童艺术教育募资。在义务为孩子上美术课的同时,中川启动了一个新项目:《100幅名人肖像》。他邀请了100位知名作家、演员、明星、市长等名流,为他们画像,并要求亲笔签名,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也成为他的模特。2015年8月,中川拍卖了这些作品,所有款项都捐给日本灾区的学校和慈善机构,用于重建艺术教育。

  在社交网络疗愈人心

  同样是3.11日本大地震,日本著名漫画家、《SLAM DUNK 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Inoue Takehiko)并没有走上街头实地创作,而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接连发表速写系列漫画《Smile(微笑)》,鼓励日本民众打起精神并为灾民祈福。

  这些作品为黑白配色,用iPad和ZEN BRUSH APP绘制,每天更新。画中人物不仅有《Slam Dunk灌篮高手》中的安西教练,还有将日本受灾县拟人化后的篮球运动员,传递了为灾区加油打气和疗愈人心的气息。这一系列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转发和媒体报道,塑造了日本人坚强友好的国际形象,也为日本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关注。

  他持续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数量最终达到数百幅。2012年,井上雄彦推出官方APP“Smile”,用户可以在移动端方便地浏览这一作品集,接收更新推送及设定为壁纸。

  更加感人的是,日本知名动画配乐音乐人菅野洋子,在当时也创作了一曲《你要活着 好好活着(きみでいて ぶじでいて)》的应援曲。有网友将这首歌曲配上《smile(微笑)》的速写漫画做成视频,杀伤力堪比催泪瓦斯。

  慈善筹款捐款赈灾

  艺术行业的慈善筹款,世界各地都差不多,主要有公益拍卖、社会募资和IP衍生品义卖三种来源。

  公益拍卖

  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持续大火,艺术界心急如焚,启动了多场公益拍卖和展览活动。当地媒体将有关义举做了汇总,公布在网上鼓励公众参与。

  拍卖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Art Fights Fire 2020(艺术对抗大火2020)专场拍卖,征集到澳洲本地艺术家的30件作品,以市场价格的50%作为保留价格(Reserve price)。拍卖的目标是在7天筹到5万美元,结果却达到令人惊喜的16万美元,所有收入都定向支援给澳洲当地公益基金。

  社会募资

  应对3.11日本大地震,皮克斯工作室艺术总监Dice Tsutsumi(堤·大介,《玩具总动员》主创)的做法又不相同。他在震后第二天就发起了Artist Help Japan(艺术家帮助日本)的公益项目,联合来自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十余个艺术团体,通过自行捐款、慈善募捐、义拍义卖、慈善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筹资。

  在资金管理上,该项目引入了Give2Asia、Mercy Corps等专业的国际化NPO统一归口打理,并开通了官方博客公布进度。根据博客公布的数据,该项目在2周内就筹得6.5万美金,2个月内达到近20万美元。所有资金全部用于购置帐篷、毛毯、饮用水、口罩等救急物资,送往前线。

  IP衍生品销售

  带有艺术作品图案或元素的IP衍生品,价格未必很高,但积少成多,也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如前述的《Smile(微笑)》系列,井上雄彦在社交媒体中明确表示,将会把这些笑脸制作成图书和明信片,并将其出售后所有的收益全部捐献给灾区。

  Artist help Japan项目中征集到的部分作品,也做成了手机壳、T恤等周边产品对外销售。在实际创收的同时,也拓展了凭吊和纪念方式。

  网上纪念馆或展览馆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遭遇恐怖袭击。9.11事件不但造成2996人丧命及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对美国民众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它已经成为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病。为了纪念在9·11事件中丧生的美国公民,9·11国家纪念博物馆(9/11 Memorial & Museum)在世贸中心遗址上建成,并于2011年即事件发生10周年纪念日时对公众开放,收藏并陈列有关遗物及艺术作品。

  非典时期,我国也有建立线下纪念馆的实践。2007年,广州医学院在抗非战斗四周年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抗非纪念馆:“广州医学院抗非典纪念馆”,将它作为对师生员工进行抗非典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现在就呼吁为本次新冠肺炎战“疫”建设实体纪念馆似乎为时过早,但开辟一个网站、博客、公众号或是小程序等形式的线上空间,用来收集和陈列这一主题的艺术作品,则值得立即行动。艺术的价值得以充分保留和持久发挥,对那些在困难时期做出建设性举动的艺术家而言,也无疑是一种奖赏和鼓励。

  艺术可以给人们希望,即使面对可怕的事情。艺术也是一份亲密的礼物,让破碎的生活有了一些光明。面对灾情,艺术行业做对公众“有用”的行动才会受到欢迎。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愿此文,对正在思考和行动的朋友们有点用。


美术报 鉴藏 00018 面对灾难
艺术行业该如何行动
2020-02-22 11682177 2 2020年0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