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格调

为城市旧貌换新颜

公共艺术品将永久保留于杨浦滨江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早已对身边的大拆大建心生厌倦,并且对我们祖先的历史随废墟化为乌有而满腔愁绪。或许,通过将公共艺术和城市更新的实践成果引入展览,把举办“空间艺术季”取得的收获应用于城市更新的实践,将为我们如出一辙的城市景观带来新的可能,为灰暗繁杂的都市印象给予新的体验。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英文简称“SUSAS”)闭幕后,21件公共艺术品永久保留杨浦滨江,成为见证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一直以“流动的展场”作为举办特色的空间艺术季,选择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作为主展场,其中杨浦大桥以东的2.7公里岸线更是随着展览的开幕首次对外开放。今年空间艺术季邀请到素有“日本大地艺术之父”之称的北川富朗担任总策展人,以“相遇”为主题,分别从“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大版块展开,彼此之间前所未有的碰撞,令空间艺术季所秉持的“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的理念更加丰满与多元。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段,曾是上海近代工业的起点,代表了上海城市工业文明特色。自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浦江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也因此揭开了杨树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直至20世纪上半叶,该地区已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工业之最,杨浦滨江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但当这条工业带逐渐褪下原本的使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仿佛被时间所遗忘。前往岸边的道路崎岖且荒芜,搬离的厂区仍以“闲人莫入”的标牌警示着路人。兀自生长的密林芒草以及斑驳的铁锈切断了人们的生活痕迹。如今,我们得以看见在闲置或荒废的杨浦滨江工业带,已然成为市民聚集休闲的生活场所,而那些工业遗存以及其背后所见证的历史,也编织起滨江步道上的景观小品,老码头原有的肌理因此保留,但也同时赋予了它另外的使命。

  北川富朗一直以来也以“艺术介入地域”的方式不断赋予一个地方新的活力。但在他看来,谓之“活化”区域,最重要的是让住在那里的人能够对自己住在这里或者是对自己的祖先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这件事抱有一种自豪和骄傲感。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结合杨浦滨江公馆空间的场所特征在地创作,这些作品被永久保留于滨江岸线。

  两大版块的作品主要展示在位于杨树浦路468号的毛麻仓库中。这个始建于1920年的仓库,其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简洁的红墙立面,是滨江带现存建筑中最早的无梁楼盖仓库,凸显了上世纪20年代的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并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不同经济时代的涤荡,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史中不可忽略的印记。 (文奇)


美术报 格调 00020 为城市旧貌换新颜 2020-03-07 美术报2020-03-0700010;美术报2020-03-0700011 2 2020年03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