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美术工作者的心声
■剑青
今年我81岁了。去年十月中旬,我与夫人一起住进了南京某颐养中心。新冠肺炎爆发之初,中心对老人们的健康安全高度负责:年三十就断然决定取消包括年夜饭在内的欢庆活动;紧接着是把好进出口关,访客进来测体温、戴口罩;一周后就采取全中心封闭措施;老人们每天测两次体温,部分高龄或受护理的三餐送至房间等等。局势稳定后,因中心有一些书画爱好者,康乐部于2月17日发通知,组织“绘制抗击疫情宣传海报活动”,以表达大家对武汉、全国助力加油的声援。
我作为一名从艺60年的老美术工作者,接到通知后有些犯难:要搞正规的主题创作,从素材到画具等条件实在太有限,推脱不搞又有失专业画家的天职。更为揪心的是天天看电视新闻的抗疫报道,着实为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与执行力所震撼和感动,但心里有话却找不到适当的美术语言作表达。苦思之后,觉得创作一幅《中国加油、武汉必胜》宣传画比较合适,既符合绘制“宣传海报”的活动要求,又能在抗击疫情这个人民战争的非常时期发挥其特有的宣传鼓动作用。但是,面对有限的创作条件,要绘制起码的一幅宣传画也十分困难。于是我想到了用电脑绘制及照片剪辑的手法来完成创作。我不擅电脑,就找了一位会电脑软件应用的老人合作;可是他虽然对美术有爱好,但毕竟缺少电脑绘画的相关专业基础。于是我们又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向南京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求助,就这样不断地用视频传来传去,整整耗时五天,终于完成了《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的初稿,打印出来后反应还不差。老人们看了后觉得通过“军民驰援”、“病员治愈出院”三幅新闻照片的有机组合,把中国加油、武汉必胜的国人心声作了形象而简洁的表达,而宣传画特有的标题文字处理,又起到了醒目的视觉冲击作用,如果在公共场所张贴,其宣传鼓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心邢院长得知并经请示总部领导批准,同意决定出资印刷成品作捐赠;后经在凤凰出版集团工作的南艺校友推荐,社领导也开绿色通道答应无偿赠送出版号以示支持。但同时又出现了新闻照片的版权问题。确实,这三幅照片是分别从中国军网和新华网上搜索而得的,且都没有署名。我们又没有途径找到拍摄者征得许可或同意,只能在此吁请照片作者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在声援中国、武汉的抗疫战斗中一起出一份绵薄而真诚之力吧!
正当我们向江苏省有关部门联系捐赠及发行宣传画的过程之中,却看到了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文章,将“抗疫”美术创作视作“蹭热点”,坦率地说看了之后内心很不好受,忐忑之余还备受压力。为规避被列入“蹭热点”之列,特意将创作过程作了上述真实的记录,说明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创作活动,绝对没有图虚名的企图。
接下来想谈几点想法,也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感到疑惑的问题:
1.“抗疫”美术创作是否只有“重大题材创作”这唯一的创作样式?“在各级美术机构的动员下、加上艺术爱好者的投入”新创作出来的“成批量生产”的作品而言,应该主要是美术家与业余美术爱好者为表达声援心声、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当然不包括那些蹭热点图虚名的作品)。对这样的作品,没有必要以重大题材创作的高标准对其艺术水平作苛求。如果能以对“真情实感”予以尊重的态度来看这批作品,我想就不会有“精神自虐”的痛苦了。
2.“所谓平庸之作,即为按同一套路生产出来的作品,其制作方法很简单:抄照片+宣传画模式。”其实被动地“抄”和主动地“用”也有艺术创作水平的差别,西方历史上的印象派画家就用照片作素材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而宣传画创作更有直接用照片剪辑的创作方式,其中不乏有许多引用就是直接用照片的成功而经典的作品。宣传画,尤其在非常时期其宣传鼓动作用是其它画种难以替代的,构思直白简洁、形象突出鲜明、口号式的标题成为画面组成部分是宣传画创作必须掌握的要领和特征。根据创作需要,其它画种亦可以作有效的借鉴或吸收,但将其作为平庸作品的祸根,有失公允。
3.文章还这样说道:“真实的‘抗疫’作品是扎在民族心灵上的一根尖刺,稍有异动,便痛彻心肺。”“如果我们意识到新冠肺炎是一场民族灾难,那么,悲剧就是它的呈现方式与语言属性。”“歌颂体的简单再现,无疑是语言的自我囚禁。”问题是“疫情”靠什么战胜?靠呈现悲情就能解决战斗吗?在大难当头之际,气可鼓不可泄!只有把“英雄主义、奉献、牺牲、生命、良知”等“抗疫”正能量精神不断地宣扬,从而建立起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才能创造战胜疫情的希望。
综上所述,悲剧性的艺术固然具有直击人心的深度,平实朴素的言语无疑可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慷慨的正面表现、激昂的创作情感也同样构成了艺术创作的源动力,而且尤其在非常时期更应当成为时代文艺的主音——这一点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历程中早已显现无疑。如果将这些一以概之地归为“蹭热点”、“唱高调”,伤害的也许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更会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正常审美带来负面的影响。以上是一位老美术工作者的心声,正确与否还请诸位读者、同道评判。
(署名为笔名,作者为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