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
国际通用“语言”
漫画何去何从
■陶开俭
综观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从1925年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集《子恺漫画》出版发行,漫画一词便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广大读者接受、认同,开启了现代中国漫画的历史篇章;十年后,张乐平先生创造了中国最为经典的漫画人物形象之一:三毛,成为中国漫画最早的一批大IP形象;到后来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老夫子》、《乌龙院》……到后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鱼海棠》、《哪吒》,一代代动漫人的辛勤付出,漫画传播速度与力度的不断升级,都见证了中国漫画加速度的飞跃。
新媒体可以说是漫画创作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亦或是一方空间,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中国漫画如何用好这根网线,让漫画以阳光的形象、开阔的眼界、快捷的步伐走进人们的视线,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编者按
媒体融合给漫画提供了更广阔的发表空间,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陈黎青所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要让漫画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重视漫画与新媒体、融媒体的结合,利用新兴传播手段,扩大受众传播群体,振兴漫画艺术。
发表漫画的主场,渐渐地从纸媒转向互联网,特别是转向移动互联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互联网世界是无国界的,漫画又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中优势显而易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其传播空间越来越大。
“手绘+电脑”成为漫画者的首选
曾经,报纸是漫画的用武之地,而现在,无论是QQ、微信或网站论坛等社交媒体,还是个人或企业等,都大量使用漫画来传递信息。一方面是传统媒体推出新媒体传播模式,漫画作品再次传播,另一方面是自媒体的大量涌现,一些作者直接自行创作建立。再者,漫画这种手绘表现形式,每一根线条都传递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新媒体中尤其受欢迎。
手绘是数字媒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因而漫画在数字媒体中找到了更大舞台。老一辈漫画家,通常追求漫画的纸上手绘效果,不仅是画好后的视觉,更有颜料和纸张的实物触摸感,认为一笔一笔绘制出来的作品,不仅看得见还摸得着,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唯一的原件。艺术家如果掌握了电脑绘画技术,只要有基本绘画技能,就能轻松地参与到漫画创作中去。这种创作方式,颜色非常均匀,素材可反复使用,最重要的是画错了可以随时修改,给创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对于漫画艺术来说,“手绘+电脑”的创作方式,两者相互转换,电脑绘画可以打印,手绘作品可以扫描。电脑绘画最大优势是创作快捷,能满足海量网络内容的漫画生产需求,成为越来越多新入行的漫画作者的首选。随着数字技术而来的电脑数字手绘,由于其设备简洁、绘制快捷、效果靓丽、便于网络传播,给漫画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适合网络传播的创作方式,继而创作速度更快,表现空间更大。
催生新的创作方式“文改漫”
当今大量的漫画运用,诸多不是单独出现,而是用在配文和条漫上。这为创作构思提供了便利,为读者解读提供了“拐杖”,表现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单幅漫画作品的创作非常辛苦,要文字少、构思巧、制作精、表现新。在1998年10月《人民日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漫画研修班中,方成、苗地等漫画前辈教导我们,漫画创作要“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构思要讲究。方成说,“画漫画就是画思想”,这是我们追求漫画的一个高度、一个目标。所以,看看漫画好像很简单,但画画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不少漫画家创作的感觉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此类漫画,大部分都是单幅漫画,有些甚至不着一字,一幅漫画就是一个故事,构思奇巧、回味无穷,需要读者细细解读。如此创作,肯定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海量需求,所以,我们在移动互联、手机传播看到的大量漫画是条漫或图文漫画,也适应了快餐式阅读的需求。
放大器,也是试金石
漫画被快速传播扩大,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网络平台下得到放大。互联网媒体是一个放大器,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试出这些漫画作品是否受大家欢迎。当然不可避免,也有其局限性,若文字或漫画比较深奥,读者往往会一带而过,并不一定会去细细理解探究。但总体来说,优秀漫画大部分还是能得到广泛传播,受众看到优秀作品多了,逐渐也会挑剔,这样就对漫画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
此外,对作品的时效诉求更高了。由于媒体的即时传播速度,以及自媒体作者即时发布作品,使得发表作品的周期大大缩短。当一个新闻热点出现后,立刻论坛里各种评论纷纷出现。漫画作为评论的一种形式,及时出现是最佳时机,会得到迅速传播。如果延迟几天,大家的话题可能已经转向,“炒冷饭”的作品再好也会坐“冷板凳”。由于传播的即时性,网友的话题也是有即时性,受众对漫画近乎苛刻的时效性要求也是必然的。
漫画的硬核是创意
作为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关键,内容永远都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漫画而言,内容即创意,创意即核心。对于创作者来说,网络上能看到的好作品多了,对作品创意的要求自然也会提升,能参考的观点也多了,从而获得及生发出的想法也会更多。当今漫画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赛事频频,总能看到耳目一新的创意,这里网络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
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下,这个命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握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将其特点融入到漫画创作中去,是作品在海量内容中不被冲走的、极为重要的“锚点”。所以我们提倡水墨漫画,也是这个道理。
关良先生将戏剧和水墨结合在一起,把中国最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画中那种天性使然、儿童画般的稚拙感,呈现出天真浪漫与无拘无束。研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能让自己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品质,更强的辨识度和生命力。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漫画也将是我们值得付出的创意产业中极为重要的门类,未来的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漫画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