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捐资十万 不愿透露姓名
我省一书法家倾囊扶持乡村教育
■杨丽
本报讯 近日从重庆万县市辗转而来的一条消息说,我省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在回乡目睹家乡人民的贫困后,把多年积蓄的近10万元捐给当地用于教育事业。但这位可敬的老人却不愿人们知道他的姓名。
1993年元旦前后,这位著名书法家应邀去日本岐阜女子大学讲学,并在当地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回国前,他把部分在日讲学所得和全部展览收入送到岐阜中日友好协会,希望能给一些生活有困难的留日中国学生以帮助。但协会坚持只收其中一部分。于是,他把剩下的120万日元原封不动地保存了起来。
去年5月,老书法家携妻回故乡万县某乡探亲。虽然十几年没回故乡,但这儿的一切变化不大,至今尚未摆脱贫困。
到故乡的第二天,他就提出要去看看当地的学校。他记得,小时候家乡只有初小,他上高小得翻过两座大山,现在,这里已建起了完整的小学。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在简陋的校舍里上课,又听说有的孩子因家境贫寒而上不了学,不由得眼睛湿润了。老人萌生了捐资助学的念头,画家的妻子也理解丈夫的心情。于是,120万日元(相当于近10万元人民币)就这样汇到了山乡。
老书法家回乡探亲的5月,也是全家乔迁新居的日子,但他们只草草装修了一下就搬了进去。书房里,许多书籍、纸张都随便堆放着。房间里最醒目的是一张他们与独生儿子的合影。眼下,儿子正在东瀛求学。
老人在日本讲学期间,正值儿子刚刚赴日留学,居无定所,生活也没着落,是最需要父亲照顾的时候。可是老人对儿子的照顾却极“吝啬”,并且一俟儿子考取了研究生,便立即停止了对他经济上的照顾。“他有能力独立”,老人平静地说,“我要把钱用在更多的孩子身上,他们更需要钱。”
这位书法家和他的夫人在接受采访时再三表示:“千万别宣传我们,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1997年4月1日 钱江晚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