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砚边

文章导航

从大山深处
走来的艺术家

  仙霞岭山脉横贯遂昌南北,群山叠嶂连绵。距遂昌县城107公里,在大山的深处,有一个小山村,叫举淤口村。这里,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是著名版画大师杨可扬的故里。

  因为他,家乡的群山中又多了一座精神的高峰;因为他,家乡的风景里又多了一道文化的彩虹;因为他,艺术和青山绿水相连,绽放出时代的耀眼光芒。举淤口村的乡亲们怀念杨可扬先生,同时,也遵循着先生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新时代新农村发展之路。

|1|

  追寻先生的足迹,走进西畈乡举淤口村,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平坦整洁的道路,古朴典雅的民居,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透亮,两岸花草飘香,绿树迎风招展。

  一座仿古廊桥横架溪上,纯木质的栏杆透着雅致,桥名为“和兴桥”,寓意着两岸村民和睦相处,事业兴旺发达。这是杨可扬生前为家乡题写的最后墨宝,也是他留给家乡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

  1914年8月21日,杨可扬出生于此,那时候这里还是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既不通车也不通邮,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故乡,造就了他的性格,成就他的艺术风格,最后,他也将他的一切回馈给了故乡。

  小时候,杨可扬和村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要上山砍柴、放牛。七岁那年,进了村里的私塾“景芳小学”,学校虽只有一位老师,却在他前面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十二岁那年,杨可扬就读于遂昌县立小学,这里不但有语文课、算术课,还有他最喜欢的图画课。小学毕业后,杨可扬考入设在衢州的浙江省立第八中学,这是他真正走出重叠的大山,去往更广阔的山川大地。

  家乡的贫穷与落后,铭记在青年杨可扬心头,他模糊地认为只有实业才可以改变家乡面貌。当时,杭州的养蜂学校正在招生,杨可扬得知后便去杭州养蜂学校学习。然而“实业救国”的理想,随着蜂群死亡而宣告破灭。为了生计,1935年初他投奔养蜂学校的同学毕青。毕青在宁波开着一家“青春书店”,书店里有的是书,还可以看到许多上海出版的新书刊,着实大开了眼界。

  当时,杨可扬被丰子恺别具一格的漫画所吸引,立志当一个漫画家。为了追寻理想,他毅然离开书店来到上海,考进新华艺专西画系,没过两个月,由于付不出学费,而不得不自动选择了退学。杨可扬怀着茫然的心情,在宁波杭州等地流浪,靠写文章画漫画投稿艰难维持生活。

|2|

  1936年8月,杨可扬在杭州看到“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那一幅幅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苦难人群的作品,使他的思想感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当他得知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是鲁迅先生倡导和扶持起来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杨可扬决心放弃漫画学习木刻,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1936年11月,杨可扬回到上海,一方面继续向《大公报》、《大公园地》等报刊杂志投稿,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他通过职业救国会的关系,经常去附近工厂参加各类座谈讨论会,向工友们发送抗日救国的宣传品。

  在宁波杭州上海期间,他迅速成熟。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他回到了故乡的大山,此时的大山是抗日的砥柱,更是是他心中的磐石。年轻的艺术家走向前线、走进城乡,融进更为广阔的抗战血色背景之中,以版画这当时最具先锋性的艺术作为媒介,将个人的艺术追求融汇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民族责任中去。

  战时的金华是浙江的政治文化中心,杨可扬参与《民族日报》的筹备工作,为他的一生展开了重要一页。《民族日报》的宗旨是宣传坚持抗日民族战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解放。在《民族日报》被强行改组后,1940年秋杨可扬来到丽水,进入由木刻家郑野夫、金逢孙等人创办的浙江木刻用品合作工厂,投身到新兴木刻运动。他重新回到家乡的群山怀抱之中,以故乡为圆心,将影响辐射全国。浙赣战役爆发,木刻工厂被迫辗转迁徙于丽水、云和、上饶、铅山,最终落脚武夷山,更名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直到抗战胜利。

  以杨可扬为代表的艺术先锋们,用刀笔为武器,揭露敌人的残暴,激励团结抗战。为适应抗日战争版画运动的需要,生产供应木刻用品,编辑出版木刻书刊,为版画运动提供战斗武器,创办木刻函授班,培养锻炼新的战士,多少版画家深情回忆,杨可扬当年在指导信函中的谆谆诱导,程至的、黄永玉等,无不如此。


美术报 砚边 00014 从大山深处
走来的艺术家
2020-05-16 美术报2020-05-1600009;美术报2020-05-1600008;20849097 2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