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书法

记者手记

  “大江南北,佥称先生所作古木、幽花,自成馨逸,金石书画,横极千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作为一个绍兴人,记者从书中、文章中认识了徐生翁,但如此直面他的大体量作品、精神世界还是第一次。

  徐生翁(1875~1964),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署以李生翁,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一生以鬻书画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适,数十年足不出绍兴,不求闻达,以布衣终天年。书法精楷、隶,由颜真卿入手,上溯晋魏汉秦,尤得力于北朝碑版,并主张用书外功夫充实书艺,所作古朴无华而有奇逸骄纵之气,时人号为“孩儿体”。徐生翁于碑学另辟蹊径,探溯本源,传承创新兼具。作为一代书家,他的艺术实践为现代书学开了一条新路。他又精绘画,擅篆刻,工诗文,故为其书法开辟了新的境界。沙孟海先生曾经赞誉:“绍兴书法家多有好奇敏感之士,徐生翁写‘孩儿体’很出名。”(沙孟海《赵之谦的成就与彷徨》1990年《中国书法》第2期)。

  可是,这样一个以其别具一格的“孩儿体”在近、当代书法艺术领域里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却一生足不出户,没有离开过浙江,连绍兴之外的地方也极少出去。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艺术家成功必须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题,于生翁先生而言,至少在“行万里路”留有遗憾,但不管怎样,他在艺术上仍然成功了。除了他的勤奋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极高也有关联,可以说正是这极高的天赋和艺术上的勤奋弥补了“行万里路”的不足。兰亭书会副会长王伟认为:“这极高的天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极富个性的观察事物的眼光;二是他在消化吸收艺术意象时超越常人的敏锐的内心省悟。”而艺术上的勤奋则可从一则小故事窥探一二。据徐生翁儿媳、现年93岁的章燕南讲述,她公公是一个非常刻苦的人,“听婆婆讲,我公公有时候为了刻好一方印章写好一幅字,会整夜不停地创作。大雪天,屋顶都被白雪覆盖,但只有他点蜡烛对上的屋顶没有积雪,那是因为整夜未熄灯火。”这样的故事绝不会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徐生翁对自己学书画的一段感悟,引起我们的注意。“我学书画,不欲专从碑帖古画中寻求资粮,笔法材料多数还是从各种事物中若木工之运斤,泥水工之垩壁,石工之锤石,或诗歌、音乐及自然间一切动静物中取得之。有人问我学何种碑帖图画,我无以举似。其实我习涂抹数十年,皆自造意,未尝师过一人,宗过一家。”不是“不从”碑帖古画中寻求资粮,而是不“专从”,据他亲人介绍,他不出门,每天就是看书,什么书都看,吃完饭就又捧上了书,他的诗书画印甚至是鉴赏文物方面的知识,都是自学成才,这样的精神,着实令我们敬佩。在这样浮躁的、人心涌动的时代,我们能否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些事呢?

  看展的同时,绍兴博物馆还增加了一些现场互动的环节。徐生翁作书形式以楹联为最多,数以万计,且句无雷同。能见景生情,词泛意切,妙趣横生,如“又有石榴才一幅,时见松栎皆十围。”“湖山奇丽说不尽,篆隶高能世莫知”“荣名知自鄙,闻道岂独难”等等,又用古诗句集联,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因此,观众可以通过拼图游戏来解读徐生翁的对联,学习对联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拼图来了解其中国画的意境、构图章法、笔墨。徐生翁13岁时从颜体入手,因此博物馆还在互动区增加了颜体的无墨书写体验,观众们可以在看完展之后,临摹作品,加深对徐生翁的理解。这些游戏,不仅小朋友着迷,大朋友们也乐此不疲。此外,本次展览还特意开发了多种文化创意产品。

  (俞越)


美术报 书法 00017 记者手记 2020-05-16 美术报2020-05-1600012 2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