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育

大众传媒在社会美育
实施中的价值与途径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的教育”,作为美术教育里的一环,几乎贯穿美术教育的全过程。①审美教育主要功能是感染和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通过美的作品和事物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其中包括感受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增强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建立理想的精神家园。

  《美术教育概论》一书认为: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教育门类,其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还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换句话说审美教育的目的亦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使人在理智上获得启示,在精神上满足和愉悦,同时还能促益人的道德、智育和体育等。②

  美育可做三个细分,即社会美育、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审美教育结构体系。所有这些途径和手段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其中社会美育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美育即通过社会审美机构和社会美化活动来提高民众审美能力,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③

  社会美育的价值、作用

  社会美育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借助社会上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环境所施行的美育。比起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具有更加广阔的范围和多维的特点。可以说对于民众而言,其方式是更为人们接受,同时又是积极主动并且愉悦的。

  社会美育的对象涵盖了整个社会群体,其中囊括了不同理念以及层次对象。区别于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的庞大对象群体也造成了相对困难地进行有组织目的审美教育。但是同时社会美育依旧可以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一个总体的审美导向,换句话说可以引发特定的审美潮流。

  社会美育在内容上也区别于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首先,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的内容一般拥有固定的系统化的课程或者素材,而社会美育则没有固定的内容载体,其非固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为美育这个概念增强了灵活和自由性。然而这也并非说明社会美育就是杂乱无章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社会美育的本质还是为了达到美育和谐这一终极关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美育还肩负着引导社会群众的审美以及理念倾向于倡导地位主流文化之中。

  社会美育的途径

  社会美育主要是通过社会审美机构和社会美化活动来向人们传达一定的审美信息,而在社会审美和社会成员之间搭建桥梁使其互相连接的媒介正是审美机构和社会美化活动。社会审美机构包括社会审美职业和大众审美机构这两个部分,其特点是具备审美倾向的社会工种和单位。其中审美倾向是包含涉及视觉审美、听觉审美、形体审美和语言审美的要素。这类工种同时包含了两类人员:一是直接从事美育研究的美学家和直接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二是间接从事具有审美倾向的各种职业人员。这类职业分布可涉及到:一是专设机构,比如各种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植物园、文化馆、少年宫等;二是美化职业。比如装潢、服装、建筑、市政、道路、公园等;三是创作业,比如影视制作公司、画廊、摄影室、出版社、杂志社等;四为娱乐业,如电台电视台、歌舞厅等。④

  大众传媒在社会美育中的

  价值和作用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美育环境中,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文化品牌在社会美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2018年文化品牌价值排行可以看出,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腾讯、百度和网易等以传播网络文化为主的互联网企业。由此可见互联网品牌在当今社会文化品牌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前十名基本涵盖游戏、网络文化、广告服务、旅游和影视等娱乐产业。

  这份数据说明了人们对娱乐这一精神需求的依赖,同样体现了大众传媒类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娱乐是大众对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催生出的一种精神需求。为满足精神需求,个体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生活能力,其中审美作为一个精神生活必备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创作业和娱乐业中的文化品牌可以通过向人们输出文化内容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审美教育功能。

  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获得启示,在精神上满足和愉悦,同时还能促益人的道德、智育和体育等。⑤所以社会美育同样也享有规范民众社会行为的职能。而另一方面知名文化品牌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知名文化品牌对人们的文明素质和美德修养上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从社会美育的角度来讲,当下的环境中以大众传媒类的文化品牌为主导的社会美育相较于传统的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具备更强的广泛性。大众传媒类文化品牌包含传播速度快和辐射范围广等特点,这同时也是相较于其它传统文化品牌更大的优势。

  大众传媒在社会美育中的途径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依赖如电视、互联网、电影、广播、期刊和报纸等文化娱乐大众传媒。并且由于数字信息化的便利,传播媒介的变化,人们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广。因此对审美认知的传达也更加高效。故相关娱乐和大众传媒文化品牌应当重视推广审美观念,借此提升大众的审美曲线。

  以“腾讯”为例,作为2018年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的文化品牌,其在中国文化品牌领域乃至网络文化领域的代表位置不言而喻。“腾讯”旗下包含社交、金融、娱乐和资讯等大类产品。其中娱乐产品包括游戏、影业、视频、音乐和文学等子品牌。游戏、电影和视频拥有诸如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和主视觉设计等视觉元素将直接呈现于用户的视觉感官,场景音乐和特定音效作用于用户的听觉感官,设计理念和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些都将向用户群体体现作品本身的美育价值,影响着用户群体的审美能力。“腾讯”的资讯类产品比如“腾讯网”和“腾讯新闻”一方面向社会群体传达了审美信息。而“腾讯”旗下的社交类产品包括“QQ”、“微信”以及“腾讯微博”等子品牌的主要作用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传递,使“模因”得到推广,其中包含了审美观念的交换和影响。另外,“腾讯”在其大众传媒产品中投放的广告的审美水平同时也会对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腾讯”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文化品牌,拥有极大的社会覆盖率,其文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社会群众对审美倾向的改变。所以此类文化品牌在社会美育领域里的传播途径多样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在社会美育里的价值。

  以“百度”为例,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品牌,具有强大的舆论导向能力。“百度搜索”作为一个搜索引擎,其满足了社会群众对各类资料搜索的需求,包括对艺术相关资讯、艺术作品信息以及图片的搜索结果,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用户对美的感知。“百度搜索”具有对搜索内容筛选和调整呈现优先度的功能,而用户根据心理习惯会对置顶的几项搜索结果表现出更大的接受度。用户容易被百度搜索置顶的信息引导,并在审美方向上发生变化。同时,百度搜索还具备广告服务的功能,其它品牌可以通过和百度的商业合作来调整自身作为搜索结果的优先度,以此提高对目标用户的品牌曝光度。至于与“百度”达成商业合作的众多品牌的审美标准因为品牌数量基数大等因素导致其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如果“百度”牺牲一部分商业价值,以社会美育这一理念为出发点向用户传达具备审美高度的内容,就结果而言,这会对提高民众审美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百度旗下拥有诸如“百度学术”,“百度百科”、“百度教育”等文化类子品牌,以科技为途径,学术内容为支撑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为社会审美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

  虽然互联网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普及率较以往也有着质的飞跃,但是电视这一媒介仍在大众媒体中保持着大量的占比。

  “中央电视台”本身就是中国的新闻舆论机构和思想文化阵地,它具备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功能。作为电视频道,其拥有如综合、综艺、财经、体育、科教、电视剧和少儿等频道,涉及领域相对细分且多元。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节目也以多样化的视觉设计和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来呈现一个更生动以及具备审美高度的视听语言,并以此使观众在情感和美感上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地接受美的信息,提升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和《朗读者》等节目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审美标准,可谓寓教于乐的一次崭新的诠释。这类电视节目将观众的观感和情感的愉悦与道德修养相互结合,并潜移默化地达成个人对社会规范的自觉,实现了社会美育的价值。

  虽然“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有着比其它地方电视台更加重要的社会导向职能,但同时地方电视台始终应该坚持社会审美教育这一社会责任。部分地方电视台呈现出来的文化理念只顾一味追求感性和欲望,过分崇尚时尚娱乐化,这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品位趋向于庸俗化。这也是电视这一大众传媒需要以高尚的审美情调,丰富的人文内涵来感染并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引领社会风尚。

  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既有生活的价值,也有助益宣教的政治价值。⑥从本质上讲,娱乐和审美两个概念并不冲突。一件娱乐作品可以具备高水平的审美教育价值。但是娱乐对社会大众自身而言,审美的需求却不是必须的。比如某些娱乐作品侧重娱乐而无审美内涵,往往以平庸或低俗的元素作为娱乐亮点吸引社会人群,以此吸引目标客户。当然这往往也与品牌自身的品牌文化定位有关。而此类文化输出无法达到社会审美教育的本质目的,即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故此,这就需要文化品牌以社会美育为目的,传达一个拥有正面审美意义的文化输出。

  因此,大众传媒类文化品牌的规范合理引导对个体的社会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社会美育应当充分利用文化品牌的大众传媒职能来积累社会群众的审美经验,提升个体的审美品位,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美育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获得审美享受,提高艺术趣味。

  注释:

  ①②⑤⑥ 翁震宇. 美术教育概论 [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9月

  ③④ 汪宏. 社会美育的特性及其审美功能 [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8月

  (作者系德国汉堡设计与通讯技术学院硕士)


美术报 美育 00021 大众传媒在社会美育
实施中的价值与途径
2020-05-16 美术报2020-05-1600009;20844406 2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