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法家
还缺少什么
■余良峰
看了“富春山居——浙江省第六届女书法家作品展暨第五届女篆刻家作品展”,感慨于浙江书法阵地之广、人才之多,的确令人欣喜。尤其是对女书法家这一颇为“神秘”的群体,有了直观地认识,她们在书法领域倾注的热情和汗水由此可见。总的来说,展览作品大多是四尺整纸以上,竖幅为主,目的是适应群体性展览的效果。但结果也造成了作品千篇一律,整体平平,看不到让人耳目一新、直击心底的精品。“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女书法家们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观展之后,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是缺少文字秉性。从基本表达上,书法是用毛笔写“字”;如果文字上有差错,那就是硬伤。拘囿于大幅作品,有的抄录了十、二十多首诗,有的大篇节录名著或书论,时有少字、漏字。书家执拗于写繁体字,又不加以考证,以致于写错、用错繁体字。还有对内容不熟悉,对文学知识不了解造成的错误,比如吴均《与朱元思书》是著名的骈体文,但有些作者偏偏要把它当作诗词。还有的抄录晋代袁峤之《兰亭》诗,落款时却写成袁峤,岂不是张冠李戴?凡此种种皆是文字学识不足所致,但凡书家对作品近乎严苛,不可容忍出现硬伤,贻笑大方。由此说明,书法的根基在于学养,作者的学养决定了作品的格调,平常在临帖创作之余应在读书炼字上下一番苦功。
二是缺少书法灵性。书法又不同于写字,整体看一幅作品,从单字结构、字距行气、用墨留白、落款钤印等方面都要有精心安排。可惜,很多作品都在写字。因为主题创作的缘故,很多作品选择了与富春江或富阳、桐庐、建德有关的诗词,不仅内容重复,而且在形式和风格上也如出一辙,仿佛是照着同一张作品临摹的。看得出来,有些作者有专业教育基础背景,讲究布局,强调笔墨,追求形式感,作品的“味道”明显与其他不同。不是说书法不能讲求形式,但不能跟风,不能过,过犹不及。书家通过毛笔的提按、顿挫、缓急表现出节律美,通过浓淡、动静、疏密表现形态美,通过条幅、册页、手卷表现形式美,诸般法度,映衬呼应,相生相克,不可一言而尽。书法家的作品,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而是要倾注思想和灵魂,否则何为“家”,何为“工”,何为“匠”?
三是缺少传统属性。这次展览作品在内容上重复、雷同的较多,粗略算来,如吴融《富春》、苏轼《新城道中》、孟郊《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吴均《与朱元思书》等诗文出现的频率过高,甚至有些抄录多首诗词的作品,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这难免就降低了展览的格调。难道是关于“富春”题材的诗文太少?笔者稍作网上搜索,内容海量且很多名篇,如果能够再在典籍中专心查询,肯定会整理出更多的精彩内容。总之,作者没有重视“书”与“文”的关系,缺少把书法放到更高文化涵义中去考量的思维和能力。中国书法有其历史传承和文化特征,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肥沃的土壤中才能够茁壮成长,发枝散叶。好的书法作品无疑是书文并重、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重技法,不顾内容,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赞成中西融合,传统书法借鉴西方艺术思想,但只有坚持文史结合的广阔文化视野,才能赋予书法更多的时代风貌。
四是缺少女子个性。最后还想说一点:女书法家应当有女子的风采,不要趋势附热,曲意迎合,反倒失了性情。女子的性情是什么?是温婉可人,是端庄秀丽,还是隐忍刚烈?细数历史上有名的女书家,各种类型皆有,但最突出的还是两样:风骨和才情。傅山说过:“作字先作人”,书如其人,书法最能反映人的内在修为。柳如是不仅诗文出众,更是气节坚贞,其书法亦是出类拔萃,更难得的是,即使盛名如钱谦益者,在柔弱女子柳如是面前已然矮了一大截。风骨和才情确是高于书法技的层面,它的修炼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关键在于人的意识、思想、学养和修为。女书法家应当多读书,多思考,自己多作诗文,多与传统文化亲近,只要下苦功,一定会在书法成就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