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的参观
到多维的参与
■蓝庆伟
在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与公众之间,始终有一个固定的认知:博物馆、美术馆认为公众理应“会”参观,而公众则认为博物馆/美术馆会教授如何参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基于这样的误解,博物馆/美术馆与公众之间横亘着一个认识上的“矛盾”,大多数情况下,一位观众在观看完展厅后便结束了参观流程,不会做更多后续动作。反观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公众不仅要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更多时候博物馆/美术馆已经成为公众的第二课堂,呈现出从“参观”美术馆到“使用”美术馆的转换。随着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知识获取的便捷,公众的智识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公众已不再满足于看到展览展了什么,而更关注自己看到了什么。从单向的参观到多维的参与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所提出的打破公共机构与公众之间藩篱的思维转换,在这一转换中,公共机构与公众没有主客体之分,需要双方同时转变。
从公共服务机构角度出发,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图书馆等适合公众参与的对公众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探索与公众之间的教育与互动关系。在公众服务的具体过程中,它所做出的一些积极的拓进,通过公共教育、活动等系列多种类多变化的活动形式,为观众提供服务,打通观众与公共机构之间的壁垒,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观众来参观。在教育层面既要强调“如何参观”的普及教育又要兼顾知识转换的专业教育,同时拓展多维的互动方式。以藏品为例,在传统的博物馆学概念中,强调的是藏品作为“物”的价值,即藏品自身的价值,此类藏品的展出便是对这件作品光晕最大的发挥,而在参与性的博物馆学理念中,除了藏品原作的展出之外,在可视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可触、可听、可嗅等更为多元的信息,强调藏品的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多元使用,让公众在参观中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不论是博物馆里的藏品还是美术馆中的展览,都不再是博物馆/美术馆的全部,随着参与型博物馆/美术馆的普遍提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都在积极探索藏品活化、展览趣味化的方式,再加上美术馆公共教育方式的拓展,除了单一的参观之外,博物馆/美术馆提供着多样的参与选择。从公众角度出发,以前观众参观美术馆时主要是被动观看,“多维的参与”正是希望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共机构所给出的多维活动,也就是说不看展览时也大有必要进入博物馆/美术馆参与公共教育活动、导览活动、志愿者活动、布展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这些看似是事务性的活动,却是让观众对美术馆、艺术品、艺术家、艺术活动更全面、立体、深入认识的最好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远远的观看。
过度低龄化、过度数字化、参与门槛高是专家对参与式博物馆三大误区的描述,值得警惕的是,从单向的参观到多维的参与的核心是基于藏品的真实性、知识的准确性、方法的专业性,而并非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