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时评

面对天价拍品,
是狂欢还是冷静

  近日,很多人很多媒体被逆袭上扬、高价迭出的艺术品拍卖行情又给打鸡血、搞亢奋了,大呼“艺术的春天从未远去”“艺术品市场开始雄起”……当然,作为一种对艺术的热情关注,对艺术品市场未来的美好期许未尝不可,也值得肯定,但高兴之余更需要我们冷静看待。

  这其中最耀眼的拍品莫过于明代画家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了,最终拍出了4.46亿元,含佣金成交价为5.129亿人民币,成为了本年度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同时亦是全球最贵古代书画,着实令人振奋和吃惊,各大媒体也是争相报道,甚为热闹。不过作为批评家,也要适时给降降温、泼泼冷水,反问一下该作品真就那么“值钱”吗?是货真价实,还是人为炒作?对此很多朋友也是纷纷询问,在此就一并作以回答,当然也是一家之言,听听便罢。

  依笔者看,实事求是地讲,此件作品算不上吴彬的代表作,只能算是他的一般习作或应酬之作,类似现在画家经常创作的那种被私人定制的作品,不仅主题窄小、受限制,而且题材单一,虽有小情趣却无大雅观,也很难完美发挥画家应有的绘画水平。事实也的确如此,此件作品正是明代自称“石癖”的米万钟请吴彬为其专门绘制的特定画作。而且从十个角度以真实尺寸描绘一块奇石,这样的所谓“绘画史上的创举”,实在不值一提,也无多大意义,就像从不同角度画一个人物特写,除了得到略微不同的画面效果外,倘若不是极为重要的创作对象,没有特别突出的历史背景、鲜明的面貌特征,且在技法上没有有别于前人的重大创新之处的话,绘画史肯定不会加以记录,而之所以此时会有人将上面的说辞拿来津津乐道,不过是有关方面为了宣传炒作而有意放大突出的“卖点”罢了。

  另外,此件作品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等也都较为单调、程式化,且技法繁琐、重复,几乎全凭时间、耐心和体力来支配完成,如同当下的工笔画,一点点磨一笔笔蹭,制作痕迹甚为明显。所以将其称为“奇作”,实属溢美之词、抬高之语。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就是作者以唐代画家孙位的画火法,并参以其擅长的,也是宫廷画家常用的细密一路的山水画法运用到了此件作品的创作中,与一般画家的石头处理略有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由此表现出了石头的奇幻浑厚,姑且算是画法的一种创新,也是此件作品在技法层面最具价值的地方。还有一点,如果也算作是特色和优势的话,就是作品尺寸较大(长),且每一幅画均配有米万钟的书法,对奇石特色进行了富有文学性的描述,以及卷后带有众家所题之跋,略为可观,从中多少能够了解到古人的生活趣味、所处的政治生态等,也可看作是该拍品的另一种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体现。

  另外据悉,该作品拥有诸多国外博物馆的展览记录,还有高达21次的重要出版以及12次古代权威著录。其实这些也都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主要还是由于拍品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及特殊的尺寸形式和题材内容,决定了它的特殊展览与收藏命运,也让众多藏家、观众错觉似地感到它是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其实未必真如他们想象的那般稀贵。相比作者其他作品,如《画愣严二十五圆通册》《文杏双禽图》《层峦重障图》《山阴道上图》《涅槃图》等,此件的确不值得大为称道,更非所谓的旷世杰作。再说吴彬在整个美术史上的地位,也并不算太高,至少不能列为一流大师,与基本同时代的“明四家”,以及董其昌、陈继儒等人,无论其实际影响力还是创作力,都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所以笔者认为,此次拍卖不过是一个充其量算得上是二流的画家画了一幅三流的作品,却卖出了一流的价格,仅此而已,并没有对外宣传标榜的那么重要,那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何况在全球经济如此低迷,国内形势异常严峻的现状下,一件这样品质的作品拍出了五个多亿,也难免让人感到诡异和蹊跷。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的土豪多啊。那我只能选择沉默了,不过请记住,在现实社会里,没有一个土豪是傻瓜,傻瓜成不了土豪,只会成为被割的韭菜。对此也有批评家认为,在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定,以及信用纸币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数字货币很快落地实施的当下,对于资本来讲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一些投资人也都在想方法、找对策、寻出路,如何规避或减少由此带来的资金资产等问题。不过这也只是一种结合实际社会境况而做出的推断,谨作观点参考。

  但有一点必须要清楚的,就是面对一些非常突兀、匪夷所思的事件,一定不能只看表象,更不能盲目充当狂欢的炮灰。而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没有建全完善的机制和规范保障其切实运行,也依然在野蛮生长,乱象与泡沫丛生。当然,对于艺术品市场,我们既不能唱衰,也不能过分乐观,总之还是要认清现实、实事求是,大家共同努力来积极维护和建构良好的市场秩序与环境,从而为艺术、为艺术品真正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评论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美术报 时评 00006 面对天价拍品,
是狂欢还是冷静
2020-10-24 21553878 2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