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少儿美育读本

考级与测评

  作为一个从教40余年的美术教师,我个人是坚决反对美术考级的,因为艺术本身没有级别之说。谁能评判画面上一个抽象的点和一个具象的物品描绘之间艺术表现的高低?

  我历来的态度就是和家长讲明白,第一,考级是没有用的,且是硬性的没用,从各级教育部门来说,大都有明确说明,考级绝对不能和任何的升学、择校硬性挂钩,反对以任何形式的社会考级结果当作择校、升学及加分的指标,也不允许用社会考级的结果与素质测评挂钩。第二,如果一定要参加考级,不管考到哪个级别都不能说明和反映出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把握能力,考级的结果(主要是那张花钱换来的证书)获得的最多是一种精神安慰(更多是对家长的虚幻心理安慰)。

  最近,因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在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加之2015年以来由教育部牵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全面推开,似乎为艺术考级带来了“改正”的曙光。

  从表面看,考级和测评都是以级别说事儿,完全可以相互置换。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级与测评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考级一是要考,二是要级,也就是属于通过同时同地的同考进行拔高选择,属于结果评价。正是因为此二项,使得考级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因为级可以从低到高设多个和多种,反正您得一级一级慢慢来,不断交钱。而测评从字面上看,一是测,二是评,测评可以有考的成分,但是必须包括对应测者现实环境的综合评判,且任何测评都是以是否达标为主要目标和基本评判目的的,属于能力判断。一般来说,测评只是在受测者成长中,或者生活中心理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

  作为美术素质的测评,评价的一定是学生围绕美术核心素养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而美术核心素养都是和学生美术学习有直接且密切关系的。首先,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它是需要通过眼睛来看,并以自己的认知进行识别悦读。所以核心素养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图像识读。而美术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对图像的识读,应该将其转化成自己内化的东西,这种内化所带来的就是审美判断,这是美术核心素养的第二个关键词。因为不管看到什么,最终观看者的主观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当然,仅仅有审美判断还不能算是完整的美术教育,那就产生了第三个关键词——美术表现。美术表现是基于审美判断的、主观的一种表达,把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的表达,其能否表达是关键,表达能力的高低则其次。如果站在美育的角度讲,仅仅学到一些知识、技能技巧,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出现了第四个关键词——创意实践。在美术里,通过对图像审美的认识理解, 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用适当的美术形式表达出来,就叫创意实践。而在前面四个关键词的基础上,美术素养的第五个关键词就是文化理解。因为艺术创造创意性的理解和表达一定是基于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认知,且这种感受与理解最终转化成自我表达,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而艺术测评的目的首先是看受测者是否具备上述能力,而不会侧重能力的高低。艺术创造测评当然需要测评创美的动手能力,但是面对全体学生,更重要的是测评最基本的审美能力的达标程度。而且,对未成年人的测评不是进行一次,是根据受测者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一般都是在9岁前后(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形成的阶段)进行一次测评,形成对其基本能力的判断。13岁前后(也就是对社会环境开始形成自我认知的阶段)进行第二次测评,形成受测学生基本能力提升度的评测结果。而在讨论艺术测评时,往往忽略了在对个人进行测评时对学校美术教育的环境与成果的测评,其实这才是对学生艺术测评更重要的目标。而纳入学业考试的内容仍属于测评的一部分,即达标评价,而非拔高评价。因为未来的中高考,体育和美育达标具有参加中高考的一票否决。也就是说,体育和美育未达标的学生没有参加中高考的资格。


美术报 少儿美育读本 00015 考级与测评 2020-11-21 美术报2020-11-2100009 2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