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聚焦

文章导航

一起做牛年大红包

  期末阶段,美术课本内容早已上完,所以这个时候的美术课总是很悠然自在。放了两节课时间给孩子们减减压,让三年级孩子完成了牛年大红包的设计和制作。

  讲红包来源,明中华礼仪。相传送红包的习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当时,人们只用一张鲜红的色纸,包住一张写满祝福的字条, 送给亲朋好友以表心意。到了清朝,人们则改用一张形状为正方形的红纸,包裹铜钱,封作“利是”。而第一代的红包袋诞生于清光绪末年,当时印刷技术开始广为所用,做法非常简单,即用红纸印上黄油,再在未干的黄油上缀上金粉,效果就如现今烫了金字的红包袋般,图案多以简单为主,配以吉利的字句。“发红包”是中国人新年的一种习俗,中国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幸福和好运。

  赏各种红包,解构成元素。现在的红包各式各样林林总总,除了表达祝福作为仪式感的一部分,更是体现了设计感和艺术感,有的还体现了一个单位或企业的文化精神和品牌内涵。我一边讲解一边打开自己的“宝贝盒”,把自己收藏的红包一个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沉浸在现代各种红包精巧的构思、丰富的色彩和直抵内心的喜悦当中……学生也明白了一般红包构成元素:突出主题的图形、简洁明了的文字。

  拆一个红包,悟红包折法。不管红包怎么个变法,基本结构都一样,我缓缓而小心地把其中一个红包一点点拆开,并把拆开后的整个平面摊在投影仪下,学生立刻就明白了红包的折贴法,各种红包的折贴方法都是一样的,我把它概括成“两折两线两剪两贴”,还把上剪部分不同的形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并提示学生还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形状。其实,这一步看似简单,三年级的孩子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集牛纹牛字,绘满腔热情。因为红色的硬卡纸不容易上色,孩子们材料又有限,所以我们主要采取了剪贴和高光笔绘制的办法, 主图副图、文字的美化、美好的寓意……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不多、不乱、不花。要三年级的孩子在短时间内创作红包上合适而好看的图案,其实是非常难的,我后来在另一个班提供了几个漫画牛的形象,这对他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短短的时间内,三年级孩子各式各样带着拙味和趣味的红包作业便呈现在我眼前。

  做红包发红包,仪式感不能少。现在都流行收发微信红包,手一点,立马存入零钱包,快捷而短暂。但怎么比得上包红包、发红包、收红包、拆红包之间那种充满希望、感恩的滋味和充满人情味的礼节往来呢?更别说是我们亲手设计制作的红包了!有个动作快的小朋友还用红色的纸画了几张“100元”的钱,装进了亲手做的红包袋,说晚上要送给妈妈,祝愿妈妈在牛年“牛气冲天”!还有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我的红包袋里已经装了真正的20元钱,这是我自己的零花钱,我要送给我的奶奶!更有心的孩子,在第一节红包课结束的当天晚上,就画了一张有“毛爷爷”的十元人民币,在第二节课上很自豪地展示,这下孩子们纷纷效仿,于是可爱的带着无限爱心的“人民币”就这样华丽丽诞生啦!

  设计问卷调查,让爱绵延继续。红包课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我想,这种源于生活而反馈于生活的美术课其实并没有结束,它更能考量孩子们对生活、对人情的观察和反哺。我们的孩子,一贯在接受来自大人的各种爱的红包,今天,他们能自己手作红包,手绘钞票,把祝福与爱反馈给家人,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是最美最有意义的美术教育!为此,我还设计了一张调查小卷,嘱咐孩子们在寒假中去完成,待数据汇总,我们还将再来上一节《我给XX发红包》的造型表现课。


美术报 聚焦 00019 一起做牛年大红包 2021-02-06 美术报2021-02-0600017 2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