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赏析

苍茫树石求古意 拙朴浅绛写山居

钱选《浮玉山居图》浅读

  编者按:元代文人山水画,是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短短的90余年间,名家辈出,各有特色。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重视文学性和笔墨韵味,追求简逸与古意,诗文书画结合,重视主观意兴,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情怀,所绘图画可谓是文人的心相。

  从元初的钱远、赵孟頫、高克恭,到“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盛懋、方从义等一大批画家,他们作品中流露出的文人精神和文人意趣将民族审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绘画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期开始以“文人的心相”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读精典,重识传统,这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浮玉山居图》描绘的是画家钱选家乡霅川浮玉山的景致。山峦气势峻峭,山坳白云缭绕,湖上烟雾迷蒙,并用简笔点缀茅舍、渡舟、小桥、老翁。与其说是表现隐居者的悠然心态,倒不如说是一种崭新模式的绘画实验。

  该画以近乎平面的色块构成画面,从右侧低平的土丘开始,一直绵延到左侧较为壮观的山体,形状棱角分明,峥嵘突兀,横置于中景。画面无明显的前景、远景之分,在水面与陆地之间看不到缓和的转折过渡,形象如同剪影。水面和天空一片空旷,缺少柔和氤氲之气而略显紧迫,虽然在卷末处有云雾纾解,但无改画面整体物象的平面效果。因此,两宋山水成熟的空间营造、细节真实的物象描摹在此失效了。而且,画家还抛却了南宋山水一角半边的空灵构图,以及浓淡渲染的优雅意境。此画的土丘、树林、山石、房屋,都用差不多的笔画堆叠,明暗变化、虚实冷暖都相差不大,画面朦胧整一的同时也顿时变得单调起来。树木造型方面,树干周围全以簇点表示树叶,树种及形态无法区别,与岩石、房屋也无法区分,连“丈山尺树、豆马分人”的传统比例也没有了。

  钱选自幼习画,是元初有名的南宋遗民画家,宋亡之后一直居于太湖南滨的吴兴(今浙江湖州),为“吴兴八俊”之一。其山水画简洁严整,独具创新意识,希望在山水中营造一种冷静古典的格调,虽然并未发展出一套成熟、焕发生机的新风格,但致力复兴宋代以前风格并进行颇具实验性的创作,为山水新风的生成提供了条件。

  《文心雕龙》有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元初画坛有一明显趋势,即对前朝绘画风格的强烈排斥,以钱选、赵孟頫为代表。钱比赵年长19岁,两人是同乡,亦师亦友。这种排斥分为两个突破方向:一,复古唐朝、五代和宋初画风;二,实验性的尝试,把远古风格纳入新时风。前者以赵为代表,后者以钱为代表。绘画的革新意识,以及以职业画家身份为耻的文人清高,为元代文人画的推进和成型打下了基础。钱选的复古,以一种遗民心态,去效仿隋唐甚至更早的青绿山水,用细线勾出岩石树木,再施鲜艳的矿物色,融青绿和水墨于一炉,是一种缅怀与回顾,借以表达对现实的逆反,从而退隐到安稳美好的古代。该画拖尾处,有元代黄公望、倪瓒以及之后的画家、评论家的题跋,几乎都对其古意盎然的画风赞美有加。

  南宋灭亡后,历代宫廷画作流散,画家也就难有机缘得见。1286年,赵孟頫赴京并遍游北方各省,1295年返回吴兴时带回一批古画,其中便有王维、董源等人的真迹或仿作。因此,钱选可能见过并受到影响。《浮玉山居图》与赵孟頫的《鹊华秋色》一样,都是元初复古运动中的代表作。古代绘画素材的质朴、笨拙,都令钱选着迷,他拒绝宋末山水的既有成就,反之去揣摩古法,进而在这幅作品中以他一贯的冷淡、理智、反技的手法加以表现,这已不是简单仿古,而是一种创新实验,绘画开始强调自我的心性与面目。

  可以说,该画把南宋山水画成果基本舍弃了,大自然的客观景致也消失殆尽,独具一种幽邃古雅的意味,对元代文人画影响深远。其七分水墨、三分浅设色的技法,开创了浅绛山水新体貌,也可谓是后世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画不重丘壑而重笔墨的先声。

  钱选(1239-1302),字舜举,号玉潭、香川翁、习懒翁等,吴兴人。南宋景定年乡贡进士,南宋亡后坚持气节,隐于绘事。精通音律之学,能诗,擅人物、花鸟、蔬果和山水,笔致细柔劲密,着色清丽,有装饰味。主张参酌北宋、五代及唐人之法,倡言作画要有“士气”,创作则力求摆脱近世南宋画院旧习。


美术报 赏析 00024 苍茫树石求古意 拙朴浅绛写山居 2021-03-06 22185786 2 2021年03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