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美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新列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之我见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37个新专业列入其中,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艺术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本科”。本人作为参与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民族文化类”修订的“全国民族技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一个在民族文博战线奋斗十年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一下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四点粗浅看法。

  首先,开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必须熟悉国际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做到所有非遗保护课程在法律框架内传授。从世界的视角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4月22日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现已有178个国家缔约,中国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主要缔约国之一。从中国的视角看,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行,这是中国非遗保护的根本大法。此前,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颁布施行,那是为全国人大立法作必要准备。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5月10日,教育部据此发出《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2020年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颁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日益完备。知法、懂法、学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教材建设的前提条件。

  其次,必须熟悉世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在世界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178个缔约国申报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审批与颁布,缔约国执行;在中国范围内,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发”十六字保护方针。在实际操作层面,国家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些保护方针与实际操作理念,无疑为教育部新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课程提供了行动指南。

  再次,必须熟悉世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与家底。在联合国层面,截至到2018年底,中国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32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项,入选“优秀实践名册”的有1项,中国共计有40项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层面,国务院分别在2006、2008、2011、2014、2020五次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涉及1570项,3154个子项,3068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如果加上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约30000余项,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课程必须了解的对象与家底,何其丰厚也。

  最后,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熟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的对象与意义。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非常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在联合国认定的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高达14项之多,约占35%。这些急需四级保护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热贡艺术、花儿、玛纳斯、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藏戏、羌年、麦西热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赫哲族伊玛堪和藏医药浴法。我作过统计,在15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少数民族部分约占34%,约534项,这是存量非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进入全国高等教育体系,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居功至伟。


美术报 美育 000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新列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之我见
2021-03-13 美术报2021-03-1300010 2 2021年03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