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进一步重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是什么?是通过知识的获取,实现能力的养成,心灵的提升。知识的获取只是途径,能力的养成、尤其是心灵的提升才是目标。这样一个全过程,是谓育人。
知识的获取是要循序渐进的。幼儿有幼儿的知识,少年有少年的求知,青年有青年的追求,不可错乱了秩序,杀鸡取卵。有很多知识是需要生活的感知、年岁的感悟的,不可生搬乱套。
有一句常被家长提及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压着所有的家长,想着让孩子早跑、抢跑。据说有许多所谓好的学校,一年级已经不教拼音字母了。许多基础的东西不被重视,让家长不得不超前准备。时下很多家长,给三岁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小小年龄就要学很多东西。看到许多小学生作业太多,一年级就要花许多时间做课外作业,家长陪着,一家人都累。
这种教育是把知识的获得当唯一的目的,并没有在能力和心灵上用心,是应该引为警惕的。教育者本身要老老实实按教育科学的规律安排教学,实现育人的目的。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并不可行。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个人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重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使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实现能力的养成,心灵的提升。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大力提倡板书,减少千篇一律的电子资料展呈模式。板书的速度正是心灵吸收事物、接受教育的速度。一个好的板书,他将永远留在孩子的心上。
二是要科学安排作业,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内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把更多的课外时间用于孩子自己喜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汲取营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要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制订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文件,让全社会来共同完成教育的使命。
(许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