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动漫

文章导航

  (上接第20版)

  例如玄机科技团队制作的《秦时明月》原本是电视动画片,在几部前作网络热播后,后续的新作便按“网台联播”模式进行创作,同时兼顾互联网和电视台的特点,并与网站合作创作了新的全网络动画《斗罗大陆》和《武庚纪》。当然除了一批影视动画的“二次销售”及其相关企业的转型创作,在上述巨大市场的召唤和前行者的引领下,更多新建动画企业直接就踏进了网络动画领域,由此带来了这一阶段国产网络动画的蓬勃发展,诞生了众多质量高、影响大的优秀作品。比如《全职高手》、《一人之下》等,这些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熟度都比同期的电视动画更高,其“二次元”特点更鲜明,产业带动力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系列创作并不仅仅是在同一品类里进行,还经常跨越品类、跨界创作,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从电视动画到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罗小黑战记》等从网络动画到动画电影,《狐妖小红娘》、《灵契》、《迷域行者》、《超游世界》等从网络漫画到网络动画,甚至还有《秦时明月》等从电视动画到真人舞台剧和真人电视剧的跨界改编。这种既在同一品类里创建小系列,又通过跨品类形成大系列的创作运营模式,实际上成为了国产动画培育IP、打造品牌的有效方式。而IP的孵化和品牌的育成,则是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正因为上述运营模式的运用,国产动画成功地孵化、培育了一批潜力巨大的IP,并打造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品牌,从而形成了中国动画艺术和产业的核心架构和基本格局。

  当然,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丰富了动画的品类,打造了一系列品牌,而且还在深层次上调准了动画的定位、增强了动画的艺术品质、增加了动画的国际性和现代性特征。此前的国产动画观众定位偏低幼,转型升级后虽然并没有忽视低幼动画的创作,但“动画不只是儿童艺术”的观点逐渐获得共识,而动画电影和网络动画的异军突起,则使成人或全龄动画作为主流成为现实。也由于面向成人并进入影院,动画的艺术品质、品位便必须提高标准,否则直接影响票房。网络动画许多改编自漫画,这种“漫改动”模式实际上是日、美动画所建立起来的国际通用创作模式,也表现了当前流行的“ACG文化”(指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与Game游戏的首字母缩写)的重要特征,又正好切中了国产动画由美术片形成的割裂“动与漫”的传统弊端。而随着网络动画向动画电影的跨界改编,这种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动漫性将成为国产动画的重要美学特征,并开启中国动画进入现代、走向世界的大门。

  为什么给“改写”的

  动画电影买单

  “改编”与“改写”不同,过去美影厂的美术片《大闹天宫》、《西游记》、《哪吒闹海》等都只是“搬用”神话传说原有的内容,只能说是改编;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缘起》等则对相关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创造,讲了一个与原来神话、传说或其中角色相关的新的故事——这个故事虽跟原来的有关联,却在原来神话、传说中不曾发生,谓之改写。

  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表现孙悟空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出来后的一段心路历程:从失败的沮丧,到受挫的消沉,然后战胜自我、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英雄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塑造了一个与神话传说中的“仙童”完全相反的“魔童”;《姜子牙》也没有重复《封神演义》妖狐乱纣的情节,而是讲述天神“平定妖狐乱纣”之后的故事,从而引出涉及“天下苍生祸福”的大案,这也是所有相关题材的小说、戏剧、影视都没有涉足的领域。因此可以说“再民族化”的国产动画选择了最具有民族性、民族特色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这与以前“中国学派”动画确立民族风格的选择是一致的。但对题材的处理却有了很大的区别——而这种区别不仅表现了既要传承也要创新的特点,显示了其创新的基本思路:从神到人、从远古到现代、从虚幻的天界到现实社会、从神圣和庄严的存在到普通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以往那些动画片中的神话传说,只是塑造了一些给观众膜拜的大神和英雄。

  据统计,《大圣归来》的观众百分之七十以上是18岁至39岁的人群,他们为什么要买单?因为他们的各种人生不如意都可以从归来前的大圣那张苦瓜脸上看到同病相怜从而得到些许安慰,也可以从归来后的大圣那像战旗一样迎风招展、威风凛凛的火红斗篷上受到鼓舞、获得继续奋斗的勇气;《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作为魔童的哪吒,虽然没有《哪吒闹海》以及以往所有神话传说中作为仙童的哪吒可爱,但他却像现实中大多数人“自己家的孩子”,不论是对其恨铁不成钢,还是不甘心他输于“别人家的孩子”而永远心存成龙成凤的希望,总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和共鸣;《姜子牙》围绕大案扑朔迷离的真相讨论了天下苍生与个体生命的关系,表现了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并提出了社会秩序的公平公正性问题。

  从上可见,这种指向人性、社会性、日常性、现代性的神话、传说改写,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题材的选择与以往中国学派动画类似,但其讲述的故事已经完全不同,而表达的思想更有着巨大的区别,逐步成为目前中国动画走向成熟标志的“再民族化”表现之一。

  动画艺术形式上的

  创新非一蹴而就

  从总体上看,截至目前,国产动画在艺术形式、风格方面的“再民族化”程度和成果都不如内容、思想方面高,当然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尝试和成果。例如《大鱼·海棠》中对水底世界人们的生活场景设计借鉴了土楼造型;《小门神》既在天界设计了马路和横冲直撞的大卡车,又将中国古典建筑作为房屋造型,并让神仙们使用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试图创造一个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生活气息的神仙世界;还有《姜子牙》中出现的甲骨铭文、青铜器皿、玄鸟神兽等,这些都是与作品内容和思想表达直接相关的造型设计,无疑都在视觉形式和风格上追求并表现了一定的“中国风”。然而也必须指出,这些中国风的设计还显得有点刻意为之。

  由此看来某种程度上,“再民族化”不仅仅涉及动画表达的内容,还涉及到表达方式,并且同样也应该是具有鲜明创新意识和现代性表现的,对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形式、风格的传承。如何创造性地传承过去的“中国学派”,如何对其独有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进行改造、创新,再运用,是亟待探究的命题——毕竟这是最中国化或最民族化的动画体裁、样式和创作手法,新的中国学派也应该充分依托旧的中国学派而创建。未来重建的中国学派动画应该有新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和折纸动画等体裁样式,至少有比较成熟的相关风格和比较熟练的相关手法的运用,并与先进的3D技术,及体现动画艺术本质、代表大众娱乐精神的漫画元素相结合,共同承载起融合了现代意识、国际视野以及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民族文化内容,走向世界,再创中国动画的“高光时刻”。


美术报 动漫 00021 2021-04-03 美术报2021-04-0300010 2 2021年04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