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聚焦

文章导航

无声诗里读清明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古人不仅扫墓祭奠先人,还有踏青、放风筝、蹴鞠、荡秋千、戴柳插柳等一系列民俗风情,为清明节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蹴踘屡过飞鸟上

  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这说明在唐朝时蹴踘就是清明习俗之一。《宋太祖蹴鞠图》描绘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大臣们一起踢足球的情景。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诗就描绘了踢球的技艺。陆游《春晚感事》云:“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可见在宋代“寒食蹴鞠”民俗活动的广泛性。

  《宋太祖蹴鞠图》原作为北宋苏汉臣,元代钱选临摹,现藏上海博物馆。该画设色淡雅,用线古拙。钱选题识:“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表现出了对此画仰慕已久的心情。明代文人唐文凤曾作《题蹴鞠图诗》,诗中云:“军中之乐谅亦宜,青巾白袍大耳儿。历年三百开洪基,紫衣穆穆善容仪。荧煌烛影难逃讥,黑帽绿衫燕尾眉。翩然对蹴手揽衣,相业曹随继萧规。昭辅大面兼丰颐,侧身注目从旁窥。太尉粗俗纷鬓丝,平生羔酒香凝卮。衣色淡黄巾色缁,石郎并肩立不移。是中年老茁白髭,姓名未识知为谁。”说前面踢球者为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后面观球者为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

  踏青二三月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阳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唐朝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描写了清明踏青的习俗。元代画家王振鹏的《驭马踏青图》更加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情景。

  清明踏青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到了唐朝,已成为一种时尚。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诗句。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生动描写了清明踏青的情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在古人的踏青旅行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

  《驭马踏青图》纵162厘米,横79厘米。画面的远处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峰顶之上尚有积雪,苍松翠柏耸立山间,长青缀绿。山前湖面碧波涟漪,峋石凸起,岸边嫩草丛生,一棵柳树弯挺直上,叉枝交错,柳条初放,随风飘舞,几只春雀或飞翔,或止立,嬉戏枝间。人物衣着厚实,让人感觉到春寒料峭。御花园内,五位宫妃贵人沐浴着初春和煦的阳光,骑马踏青。其中三人立马交谈,欣赏园景,有说有笑,神情自若。另外两位策马扬鞭,飞奔驰骋,尽情享受春光的温暖和游骑的快乐。此画构图严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人物突出,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清新舒畅,画技超凡,精湛细腻,堪称是工笔绘画的精品力作。 (下转第5版)


美术报 聚焦 00004 无声诗里读清明 2021-04-03 22323658 2 2021年04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