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聚焦

参与式实践:广州社区艺术的多极化路径

  “艺术介入社区”作为一种艺术主动与社会沟通对话的当代文化现象,往往持着强烈且鲜明的自省态度和批判意识进入公民社会。在广州,社区艺术项目从构想到实施通常吸收珠三角地区的风物习俗、历史文脉、语言信仰等本土特点,与其地缘特性相融合,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找到一条兼备在地性和全球化视野的发展道路。

  这些项目无论是官方机构组织还是由民间团体自发而起,普遍都倾向于借助行动去提出问题、反思现状,创造出开放性、民主性的参与情境。

  在这些项目中,比较典型的包括广东美术馆等官方艺术机构实行的艺术进社区公教活动,以及政府各界协力推进的以社群为基础、针对老旧社区的“微改造”艺术项目,例如对位于广州历史街区的旧南海县、盐运西和越秀洪桥街等社区进行文化资源和空间资源的重组,借公共艺术建筑、空间改造、教育活动、驻地工作坊等比较温和的途径去达到提升社区文化价值的效果。

  再者,与社区联系程度更为紧密的如:时代美术馆于2016年开始以“榕树头项目”召集艺术家发起项目与周边社区互动,同年注册社会民间团体“黄边站”探讨珠三角的都市空间与社会建设,开拓更多民主实践的可能。与广州东山口竹丝岗菜肉市场仅一墙之隔的扉美术馆从联手戴耘合作“旧村改造×艺术拾遗”琶洲村综合项目(2012),再到宋冬策划的“无界艺术季”(2019)和徐坦的“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2019)都将视线放在关注艺术对社区、城市发展的激活作用上,其中丝竹岗社区对《百家宴》《民众花园》等作品的参与度之高,亦使它成为今日研究广州艺术介入的重要样本。

  除此,许多规模更小的自发组织以游击式、散点式的野生状态存在,却最为深刻地植根于广州社区,同时见微知著地通过提出一些切实关怀生活、关怀现实的问题与观念来促使民众反思个人和街坊、城市、社会的关系。

  如驻扎在居民区阳台的“上阳台”工作团队,按照集体业主的形式协同发起数十个放映会、讨论会和展演等艺术交流项目,它除了是一个独立艺术空间,本质上还是一个游离于主流系统之外的共治组织。而在广州城市革新的夹缝中暂时保留的城中村环境也成为了艺术介入社区的特殊发展土壤,西三村、小洲村等城中村因艺术家聚集而成为艺术群落,艺术家与社区、社区艺术与艺术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显得十分突出。

  由艺术家联合发起的“居民项目”、“西三电影制片厂”、“村雨项目”,把话筒对准在西三生活的居民,用类似联合行动的方式去反映广州城区建设进程背后的诸多矛盾,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场关乎民众诉求和生存权益的群体发声。小洲村内刘可、周钦珊、方琦等人受雷姆·库哈斯启发而创设的“腾挪空间”,用镶嵌在民宅一楼的6平方米空间以全封闭橱窗的实验形式展出作品和行为,对非艺术观念的事件进行挪用和呈现使它成为了艺术与社区的交汇触点,胡震、杨帆的“你我空间”亦将展览和剧场引入小洲社区,这两个项目均探索了当代艺术与社区意识、艺术家个体与策展机制之间的关系,甚至涉及空间自治的命题。寄身于城中村建筑屋顶的“顶上空间”则更重视如何将艺术交流日常化,通过大量的专题讲座、作品分享以及艺术家访谈去找到知识生产与社区对话的平衡点,其余如“观察社”、“未来空间”、“新造小组”等藏于广州街区中的独立艺术空间也同样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介入社区的尝试。

  在身份的自我界定上,这些组织尽量地淡化了艺术所惯常象征的精英主义,作为平等的媒介承载个体体验、激发公共表达。艺术与社区,目前在广州显现的是一种互相塑造、相辅相成的关系,尽管还存在着许多如资金匮乏、氛围薄弱等问题,但二者显然期望在全面且深切的对话中找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与创造力,亦正在为激活更优质多元的发展方向不断蓄势。


美术报 聚焦 00006 参与式实践:广州社区艺术的多极化路径 2021-05-22 22560231 2 2021年05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