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时评

艺术创作不可厚古薄今

  艺术创作的动力首先来自于感知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缺失,艺术创作即会逐渐失去创造性。所以,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应为推动社会发展有所担当,并通过创作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毫无疑问,越是近距离的生活越难把握,如何从社会现实中感知历史趋势,表达人的愿望和期待,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深情体察和深刻思考,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思想的积淀而来。面对问题不可以绕着走或者放弃,艺术创作者的锐气恰恰来自于知难而进。当然,真正切准现实、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还是需要智慧和创造力的融合。这样看来,如何客观地探讨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关于绘画艺术创作生态中最迫近的往往是最复杂、最难表达的,所以很多画家对于历史题材的创作兴趣超过现实题材,可以说这种传统一直存在,但当代意识应该是当下艺术创作者不可推卸的担当和责任。优秀的艺术创作应具有对现实认知的某种超前性,同时体现出一种向善向前的理想力量、人道力量。针对艺术创作艺术家不仅仅是为现实立传,也要为未来的理想殚精竭虑。优秀的艺术创作者是对自我创作经验的不断反思,也是对时间、空间的不断考量。因此,好的艺术创作不是一种经验的厮守,应该是一种创作体验的不断生长,只有这种前提下生成的艺术作品才会有纵深感,才会显现出多种力量纠缠的真实状态。试想,如果艺术家创作都在一个维度上进行,很多的空间和时间会被遮蔽;因为艺术家的创作既是描绘时间的人,也是通过实践感受空间的人,当创作者试图描绘时间中被遮蔽的部分,才可以将其所感知到的具体时间和客观空间有了某种关联……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见证时下,当多种时下的因素叠加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现在有些画家高举重传统文化的大旗,逢人必谈宋元,句句不离尊重古代先贤,可尊古的背后继承的往往是表象和显性部分。客观的看,尚古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启发创新,而不是因袭古法墨守成规。很多画家的确在传统功力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甚至于达到了形神精妙的程度,却无当下看世界的角度,更谈不上时代气息,也不存在原创以及新法的出现,老是掏祖宗的腰包,这是继承而无创新,也可以说是厚古薄今之下对当下艺术创新的可能的一种排斥。我们知道,古代文化艺术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样需要积极承传与开发利用;但善待传统需要今人针对其文化内涵的承袭,而不是啃老式的利用。因为厚古薄今的创作取向,会损害现实的主体意识,其认识也容易导致不客观、不科学。不过,也另有一些急功近利者,置传统于不顾,取法直接来自于所谓当代的大师名人或大奖获得者作品,数月速成,四处招摇,不懂不闻传统,这种人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也就不用去说了。

  厚古薄今,归结到底还是绕不开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今天看似传统的可能是所处时代的前卫;而今天所谓的前卫日后可能成为某种传统,这也是历史的演进规律。不过,真正优秀的传统必然是人们共同认识的承传,这种传统古而不旧,历久弥新。清代魏源在《默觚下·治篇五》中写到:“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意思是用古代的标准来衡量今天,是对今天的歪曲;拿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代,是歪曲古代。说明时代和条件变化了,社会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绳今,而只能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无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的创作态度是厚今薄古;而不加区别地沉溺于传统艺术表现,不求创新的态度也就是厚古薄今了。


美术报 时评 00014 艺术创作不可厚古薄今 2021-06-05 22617408 2 2021年06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