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聚焦

各美其美,加强名人馆筑巢引凤能力

专访中国美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秘书长陈永怡

  记者:陈老师您好,您是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又是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秘书长。请您谈谈名人艺术馆(以下简称名人馆)在全国美术馆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和特色。

  陈永怡(以下简称陈):名人馆是以名家大师命名的美术馆,是全国美术馆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仍在持续壮大。它有几个特点:一是藏品富有特色。名人馆的藏品一般以名家大师自己捐赠或家属在其身后捐献的名家个人作品和收藏品为主体,因此很多名人馆就成为全国收藏该名家大师作品最多的地方,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比如潘天寿纪念馆就是目前全国收藏潘天寿作品数量最多的地方;二是有条件开展深入的专题性、个案性研究。以富有特色的藏品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挖掘,可以策划出高质量的系列性学术展览。比如合肥的赖少其艺术馆、嘉定的陆俨少艺术院,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献,近些年连续策划名家研究专题展,引起广泛关注;三是展陈空间小而精。大部分名人馆的展陈空间虽然无法与综合性大馆相提并论,但建筑体量适中,宜于打造精致风雅的展陈空间;四是公共服务丰富多元。全国名家馆归属不一,管理机制也各有差异,但很多馆其实承担了当地综合性美术馆的职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为提升社会美育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记:您认为目前名人馆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馆碰到的发展问题都不一样,但我认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人才缺乏,尤其是美术馆管理策划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致使名人馆在现代美术馆的管理理念上相对滞后,进而影响到策展和研究的水平,因此名人馆筑巢引凤的能力还需不断加强。

  记:国家层面有没有相应的扶持措施?

  陈:这些年来,文旅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为推动全国美术馆建设,出台了众多的扶持措施,包括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优秀展览、优秀公教等评选,还开展全国美术馆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这些活动名人馆都可以自主参加,通过这些渠道参与全国美术馆界的专业交流,增强业务能力。我本人这几年参加一些全国性美术馆的评优和培训活动,切实感受到美术馆界青年人才的成长十分迅速,美术馆的策展水平持续提高,这跟文旅部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记:您能谈谈名人馆运营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吗?

  陈:我这些年主持潘天寿纪念馆的工作,有一些方法可以分享:一是精准定位。目前全国名人馆的数量在持续增长,每个馆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资源、人才等条件对馆进行清晰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发展才能办出特色;二是持久深耕。虽然公共性是美术馆的一大功能,但其背后离不开学术和专业的支撑,即美术馆应着力把专业的知识转化为易于公共传播的知识。名人馆要利用特有的藏品资源,围绕名家个案,在作品鉴定、学术研究、典藏利用上深耕,形成专精的研究成果;三是参与竞争。名人馆要积极参与全国美术馆界的各种评优活动,申报各类项目,让自己在与其他馆的学术竞争中得到成长;四是搭建平台。名人馆可以通过主办一些全国性的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集聚专家学者,以小博大,让自己保持与学术研究前沿的接触。潘天寿纪念馆这些年就聚焦潘天寿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希望有效拓展研究视野和方法,在与国内外学者的互动中,激发名家大师研究的新突破。

  记:因此名人馆与省级美术馆需要差异化发展。

  陈:是的。省级馆体量大、规模大,对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小型名人馆在硬件上无法与其媲美,所以差异化发展是明智之举。名人馆可以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公共教育上做出自己的亮点,不需贪大图多,而要以质取胜。比如平湖的陆维钊书画院这几年立足陆维钊与书法教育的关系,多次申报成功国家艺术基金、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等,在书法研究、展览展示和教育推广上做出了特色。全国美术馆正像一座百花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各美其美,这才是良好和健康的艺术生态。


美术报 聚焦 00004 各美其美,加强名人馆筑巢引凤能力 2021-06-19 美术报2021-06-1900012 2 2021年06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