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文章导航

看山明风光 作永恒旅行

■郑宇民

  山明先生在世时,有一日来电话告诉我《遵义之春》创作完成,连说了几遍“来看看,来看看”,喜悦之心,溢于言表。我知道他在潜心创作以遵义会议为历史题材的水墨人物画,已经整整封闭了两年,平时不敢惊动他,此时当先睹为快。

  六米长的《遵义之春》平平展展地铺开在地面上,乍一看,如高岩壁立,既厚重又纯净,登上脚梯俯身再看,如重嶂叠峦,既绵长又雄伟。我小心翼翼地走近它,提起相机,在取景目镜下,一个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或凝重,或开朗,或戚戚,或坦荡,或丰采满志,或睿智袭人,我转动调节环,摄下一个又一个局部,走近再走近,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画中,徜徉在水墨的世界,触摸到水墨人物的心灵,我的眼睛,逐渐透析出这幅画的真正底蕴,那就是——

  心灵神秀之永恒

  《遵义之春》的创作任务是两年前交给山明先生的。作为新中国培养的艺术家,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把握不会有什么偏差,他说不担心偏差,而是担心时差,1935年初召开的遵义会议,斗转星移,腥风血雨,谁能还原历史真实?他翻了大量的史料,对比了不少版本,尝试着表现那个虽然举世公认为红色经典、却又没有任何遗存可供还原的历史瞬间。

  寻找瞬间、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瞬间、寻找具有代表性瞬间的最本质的特征,成了吴山明创作《遵义之春》的最为基础的工作。吴山明直取的瞬间就是遵义会议结束、产生结果的那一个时点,这是历史转换的“赛点”。凌晨,散会,浓重的层云,满地的冰霜,曙光待露未露,争论待休未休,征程待发未发。吴山明把大门洞开,把树木放大,让柱子有庄严感,把经典的屋顶略去,掀除压抑感,让与会者在室外更加自由、自如,从而也更加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真实和自己的知觉。显示剑拔弩张的敌我形势、展示唇枪舌战的党内斗争、暗示黎明曙光即将划破黑暗的革命前景。吴山明捕捉到的这个正在转换中的特殊时态,使读者把此前与此后的感觉紧紧连结在一起,真正达到了瞬间真实与历史永恒的统一。

  两年来,他每天都在翻看历史材料,他要把这些材料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直到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去以形成知觉,然后每天都要画画,画那些不熟悉又熟悉的肖像,直到那些形象与自己同化成一体。他说,每一个肖像都画了几十次,每一次都从中提取不同的生命,对每一个人的不同的生命特征做出反复比较之后才确立刻画的重点,最后在画中出现的人,是在他内心中经过长期滋养而产生的“知觉”形象,是从心里“背”出来的“那一个”。

  山明水秀之兼美

  上个世纪中国画最令世人瞩目的是水墨人物,水墨人物最令浙江骄傲的,是方增先等人开创了现代浙派;而现代浙派最让人欣慰的,则是浙派第二代佼佼者吴山明等人的二度创新实践。

  从吴山明的艺术创新实践看,水墨人物画主要是两条路径,一是如何在人物画上灌注精神内涵,二是如何运用笔墨在状物写心中找到统一。《遵义之春》的艺术实践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历史真实与艺术永恒的统一,历史客观与作者主观的统一,笔墨语言与以形写神的统一。吴山明在这一作品中,较好地实现了“状物与写心”、“写实与达意”、“刻画与抒情”,“精微与豪放”的“共同作为”。

  吴山明说,意笔人物,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写实功底、个人知觉加上山水造型、水墨刻画。这一句话,既普通又深远,普通得人人能懂,深远得望尘莫及。这其中不仅涵盖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蕴含了多少代人的实践积累。

  《遵义之春》是山的造型,是静中有动的造型,是连绵不断的造型。所有人物都基本采用了竖向笔线,如蜿蜒起伏的集雨沟,所有人物被切分成若干个团组,如远近高低不同的山脊线,毛泽东与王稼祥、张闻天一组,朱德与周恩来、刘少奇一组,博古与李德、伍修权一组,彭德怀与陈云、聂荣臻林彪一组,总体统一,局部呼应,小部对立,个别边缘化,使整个“山体”和“山脉”静中有动,团块连动,对应互动,既呈现出连续不断、通古揽今的纵深感,也呈现了情境交融、人我合一的认同感。

  吴山明认为,中国水墨人物画,重点是要解决好“有笔无形,有形无墨,有墨无水,有水无洇”的问题。作为艺术大家,他看得很清楚,水墨意笔刻画人物,水墨关系至上,墨之于水是刻画手段,水之于墨是变化因子,水墨交融,水墨翻腾,水墨幻化,关键在于水。逢水即化,有水即灵,吴山明先生的水分五色,墨设十级,使《遵义之春》呈现千万景象,尽管是灰色调,但是,细看之下色彩纷呈,变化多端,水晕、水印、水渍、水痕、水洇,如万水千山般的丰富,如风雨如磐般的饱满,充分展示了岁月如痕、风雨洗尘的广度与深度刻画。

  艺术家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而最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带有最深烙印的人。这种深深的烙印所折射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当它反馈到观众的理解力中去的时候,就形成了作者与读者两个主观空间之中的感觉推移与情绪转换,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价值。

  《遵义之春》是吴山明水墨人物画的力作,走近他的画比较难,解读和评价他的画更难,但是眼下却有这许多观众理解他、读懂它,真是让人欢欣让人慰,我想山明先生也一定很珍惜这种难能可贵的理解。

  “创造是美术家的真正的职责,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但是,把这种创造力归于天赋的才能将是一种误解。”吴山明谙熟这一奥秘,他深知水、墨、线都是力量,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平衡这些力量,他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就是把中国绘画的各种元素都安排在一起,水、墨、笔线、宣纸介质各得其所、各司其用,在自由中写实求精,在精微中写意求放,写实、传神、达意、抒美,变化无穷尽,精妙不可言。

  这样的创造是吴山明个人的,也是中国美术界的,吴山明为中国美术界找到了许多无形的东西,并为后人搭建了通往水墨有形世界的桥梁。时间会“驱使”我们通过他的桥,在广袤的水墨世界里,看心明神秀的人物,看山明水秀的风光,在“知觉”的洇润中,作永恒的旅行。

  (本文有删减)


美术报 要闻 00005 看山明风光 作永恒旅行 2021-06-26 22712510 2 2021年06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