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水兵形象
■玄川(艺评人)
王利军是一位军营里成长起来的军旅画家。1962年12月他生于河北沿海第一县乐亭,参军入伍来到海边名城青岛,军旅生活不但磨砺了他的意志,丰厚了他的人生,而且给他提供了成长的机遇,确立了事业的蓝图。他以大海为“源”,潜入艺海深处,探寻艺术的真谛。1997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业余作者王利军,以一幅《破晓》引起广泛关注,这幅描绘水兵题材的作品荣获了“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大展”优秀奖。从此,他在中国人物画创作领域不倦跋涉,从基层美术创作骨干到海军创作室专职画家,孜孜以求的艺术之路上步履稳健、收获满仓。
或许是天赋,他从小就喜好画画,经常在作业本上描画课本上的插图,上中学时最盼望的就是周六下午的那节图画课。1979年高中毕业后,王利军同几个爱好美术的小伙伴到县文化馆学画画。他凭借仅有的一些绘画基础,被接兵部队团长看中了,便顺利地穿上了海军服。在青岛海军某部新兵连,不到两个月就当上了副班长,不久又调到连部当文书。春节前,团里组织板报比赛,王利军如鱼得水,为自己的新兵连拿得第一名立下了头功。1980年春,他因其特长被机关选中,调入北海舰队军人俱乐部当了电影放映员。画幻灯片、画海报把他难住了。于是他决定到市里工艺美术学校的美术班补课。每天晚上借来自行车,赶20多里路去上课,他楞是坚持了2年。
美术班的孙老师是报社美编,对他很偏爱,每到周末就把他叫到家里,为他修改画稿、讲解画理。时间长了,老师说:“光写生不行,只临摹不搞创作也提高不了。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来,试试看。”是启发,更是鼓励。王利军设计了两个刊头,改了十几稿,寄给《青岛日报》。一天他正放电影,一位战友兴冲冲地跑过来,指着手里的报纸说:“利军,你的画上报了!”当辛勤的汗水被社会承认,名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时,他高兴得不得了。王利军清楚地记得,那是1983年5月末,当他领回8块钱稿费后,又加上两个月的战士津贴,买了两件皮背心寄给了老家的爷爷奶奶。
对王利军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在1984年,他的处女作《风雪之夜》先是在青岛市展出,后又被选送进京参加海军美术作品展览,刊登在《青岛日报》和《前卫影苑》上。第一次成功,撩动了王利军胸中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王利军横下一条心用五年业余时间,读完了大连政治学院政治系大专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班的课程。1997年,更以优异成绩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2002年,他到中央美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同年,与著名军旅画家张道兴老师到东海舰队潜艇部队体验生活,支队司令授予他们列兵军衔。早晨,同水兵一起跑操,白天共同出海训练,晚上,水兵睡上铺,他们睡下铺。由于空间有限,每次睡觉都要横着躺下去。更艰苦的是潜艇上吃的、喝的,就连空气都有柴油味,加上40多度的高温,许多战士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些农村来的水兵,为了省下一百多元钱,连罐头也舍不得吃。潜艇每次出海都有可能回不来,当送战士长航出海,看到战士写的遗书时,王利军眼里噙满泪花。此时此刻,他才真正体味到,人类最苦的是军人,军人最苦的是海军,海军最苦的是水兵。
回来以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产生了泉涌般的创作灵感与激情。他先画了一幅《轮机兵》,在此基础上又创作了《长航日志》。旋转的构图,狭窄、闷热环境的渲染,人物个性化的处理,表现出水兵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工作、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王利军创作《长航曰志》时正值盛夏,画室里没有空调,房顶被晒透了,三十六七度的高温,他只能穿背心、短裤,整整画了3个月。心灵的沟通,环境的契合,使他在创作时情同身受,下笔游刃有余,令作品形中寓神。
今天他作为海军画家,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不光在题材上贴近当代海军的“进行时”,而且在艺术语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走了一条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坚实道路,在正面表达和笔墨锤炼上下功夫,将写意人物的意象审美与当下的现实反映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清新的时代感和强悍的军旅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