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专版

文章导航

墨海探微 国画微言

  人生需要真、善、美,艺术能为我们打开这扇门。参与艺术创作和活动迫使我们了解自然、社会及人本身。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中国画的水墨世界让我浸淫其中。

  一

  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与西画有什么不同?

  不少人通常用工具材料以及抒写方式上来鉴别。但我觉得这远远不能够说明中国画和西画的本质区分。

  中国发现的远古岩画,早期的陶画,帛画,以及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诸多的壁画等等,都可以说是中国画,因为它们都有响当当的东方元素和地道的中国味!这个味是区别东西方艺术审美的根本。中国许多油画家从小学习素描、色彩、油画和西方美学理论,但画出来的油画很中国味,如不计较材料区分,可以说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画;反之,一些用宣纸、毛笔、墨汁画出来的画没有半点“中国味”因为整幅画没有中国的写意精神。因此,区别中国画最主要的核心或称“本质”的东西不是看用什么工具材料,而是看画中的“中国味”。

  这个味,大凡中国人都能感觉得到,却很难说明白,有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意。

  我试着用文字表述:中国画是画家对客观世界之主观表达,追求通过现实事物完成自我理解后的自由抒写,在表现技法上充分体现笔迹墨韵的写意精神,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二

  文字有时候在画面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借画说话。

  齐白石:“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石涛:“一画论”

  谢赫:“气韵生动”等等都体现中国画的审美特性。

  中国画讲哲学思维,用辩证法处理画面;一幅画的优劣首先是虚实关系的处理,虚实关系处理好了,画面自然生机盎然。虚实关系在画中就是空间切割和笔墨造型抒写时的浓淡轻重处理。要创作一幅虚实相宜的好画,务必处理好黑与白,浓与淡,疏与密,远与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枯与湿,齐与缺等等关系。无论画什么主题和用什么形式都离不开这些矛盾制造与调和;辩证地处理这些矛盾自然会产生一幅好作品。所以说,画中国画的过程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中国画其实不受材料限制,而是看能否呈现中国味的写意精神来判别是不是一幅好的中国画。不受工具材料限制将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壮阔的创新发展前景;那么任何外来艺术的形式理念以及画材都将被我所用,并能保持中国画独特的内质和面貌。

  前辈们并没有死守材料,他们在墙上作画,在木板上作画,在布上作画;用刀画画,用指头画画,用油漆画画……你能说这些不是中国画吗?

  潘天寿指墨画,水墨淋漓,线形变化无穷,或铮铮铁骨或绵绵游丝;或枯柴枝枝或屋漏斑斑,画面气象万千,韵味十足。

  小时候经常看到民间艺人在灶台上画画,不用颜色只用黑墨简单勾勒,花卉、禽兽,灶神、财神栩栩如生。

  其实这些形象如按西方写实标准评判,造型处处是问题。但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呢?每当艺人在灶台、衣厨等器皿上完成作品时,主人总是满意地竖起拇指夸奖:画得真好!真像!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而这个“像”是中国人喜欢的意象之像,更是融入中国人血脉中的中国写意审美!

  三

  中国的艺术审美是写意精神,无论是戏曲、舞蹈还是雕塑,戏台上从来不会像西方话剧那样摆满各种与生活相对应的真实道具,而是通过脸谱、动作、唱词,高度概括、提炼、抽象、夸张、写意;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照搬生活,且形到意到神到,艺术的高度、难度和魅力无限;骑马就拿一根马鞭,划船就用一支桨,演员手拿一把扇子在戏里可以是车子、房子,兵器等等,演绎起来如行云流水,栩栩如生,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并不觉得晦涩。

  中国最典型的雕塑石狮子,就是夸张写意的狮子,仔细观察比较,没一处是真狮子的照搬,然而它比写实的狮子更威武更庄严更神圣,门口若摆上两只写实逼真的狮子反而失其“真”,份量会轻了不少。

  近现代摄影技术蓬勃发展,以往以实用的写实艺术受到极大的挑战,中国画的意象写意审美更具有艺术广阔的拓展空间。

  四

  吴冠中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表面看似乎不错,其实,这句话是悖论。真实的情况是: 只要笔墨落在纸上就有了具体画面!不信你试试。我们看宇宙万物:从宏观到微观;从大的到小的都那么自然而然。一滴水一块泥一朵云,那怕树叶上一个微小的斑点都能成其为自然的个体和画面。所以不存在等于零的笔墨,墨一滴在纸上,就成为画面了,它可以是无名斑痕,可以是小虫,可以是尘土、苔草、泪花……无论是具象抽象但肯定是具体的画面了。而画面美不美就看作者的功夫了。所以中国画最讲究用笔和用墨;一幅中国画如题材好,形式好,最后就看你的笔墨分量和特质好不好了。

  当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能为笔墨而笔墨,笔墨是工具和技巧,是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服务的;反之,有了写意精神,笔墨就有了质的飞越,就有了灵魂;看黄宾虹的画就有如此强烈的审美力量和感觉!

  国画的写意性靠笔墨表现,笔墨既是国画独特的形式语言,又是作品审美不可忽缺的能体现作者技法成熟和高度的内容,是画家文化学识与风格的反映,能显露出画家内心的波动和人格力量。八大山人、徐渭、吴昌硕等画家,往往一笔下去既能写出对象的形象,又能反映对象的质感,并表现出画家本人的文化气息;如以上三位画家同样画墨竹,个个成竹在胸气象万千,风格却卓然不群,个性极为鲜明,一眼便能辨识是谁画的。

  现代画家黄宾虹在笔墨研究上到达极致,不仅本身有独特的笔墨特色,而且在笔法、墨法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最重要的“平、留、圆、重、变”五种笔法和“浓、淡、破、积、泼、焦、宿”七种墨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五

  中国画写意精神贵在“自由抒写”。抒:表达,倾吐;抒情,抒怀,抒愤。抒发。各抒己见。直抒胸臆。用“抒”字更能表达我心中所欣赏的国画创作态势。书法的最高境界也是靠抒写出来的,不是描摹出来的。如:《兰亭集序》《祭侄稿》《寒食帖》等。

  中国画靠抒写出来的逸品、神品不多,如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梁楷《泼墨仙人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徐渭《墨葡萄》等是最上等的抒写。只有“心无挂碍”才“无有恐怖”方能抒写;功利心重往往不能到达彼岸!

  中国画有神品、逸品、妙品、能品之说。

  逸品——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神品——天机迥高,思与神合。

  妙品——笔精墨妙,不知所然。

  能品——性周动植,学侔天功。

  这四品赞美词中都有:意随天机,自由抒写的含意;自由抒写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天然效果!因此,一幅好的中国画必须要表现写意精神;不能做到自由抒写,其线条墨迹肯定是呆板、僵硬、死寂的。要使画面造型典雅、优美或雄强、壮美;笔墨酣畅淋漓或凝炼、苍劲很难,没有几十年磨砺还真不行;所谓大器晚成,人书具老就是讲书画艺术家成功不容易!

  写意或叫抒写都离不开一个“写”字。高水平的中国画一定是写出来的。“千百年来的中国美术史证明,笔墨的价值在于承载人文精神的延续性,而传统精神涵盖着中国哲学和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的文化根源。因此,写意绘画是以人的精神表达为目的的一种文化行为。创作中,艺术家抓住物象的内在本质,融入思想情感,发挥艺术想象,通过独特的笔墨语言、画面形象,阐发出丰富多元的精神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六

  画中国画要不要学素描?特别是画人物画,明暗素描运用到国画人物创作上最受争议。我通过学习国画人物创作实践,认识到:中国画要与西画拉开距离并不是要不要学素描的问题,而是怎样学素描怎样画中国画的问题!学素描是绘画造型能力最好的训练方式。“素描”应该把它定义为:“最朴素的描绘”。中国画创作中的草图、白描、粉本等可以称为素描,只是古人不叫“素描”,素描是外来词语。素描练习有许多方法和形式,如:写实素描、抽象素描、结构素描;线条的块面的色彩的平面的立体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绘画就有多少种素描。

  学习素描目的就是通过训练使创作者能把所看到的或要表现的形象描绘提炼出来!中国古代绘画也要对照自然物写生,唐宋绘画许多作品栩栩如生,存世的许多人物肖像、花鸟、建筑画,都是画家通过对人对景细心观察然后描绘而来。不管古代画家是默写也好,写生也好,凡通过实物观察而记录到平面上的痕迹就是素描或叫稿子。

  尽管中国画创作要求注重神似,不过分强调形似,但神似是要通过具体形象和笔墨语言塑造而产生!

  因此绘画的基础:“素描”或叫“打稿”非常重要!学习素描就是让画家通过训练能熟练掌握将三维空间的事物描绘到二维的平面上来。如用毛笔直接画“素描”一定能提高国画的抒写能力。


美术报 专版 00021 墨海探微 国画微言 2021-07-31 22864559 2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