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砚边

真正的画家是“不择纸笔”的

  打电话给老友邵叶道:“老邵,在哪里?”他答:“画廊”。“干嘛这么拼啊?”我问。“没办法,一大堆订的画要交货,5家‘叶道轩’画廊要供画,我快成画奴了!”“谁替你烧饭?”“自己呀。”他轻松回答。

  这个春天,他竟在自己的画廊度过,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接待朋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创作上。一旦铺开纸墨,他全神贯注,大脑屏幕上便没有烦恼、寂寞的立足之地了。“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如果不看窗外景色的变化、阑珊的灯火,就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昼夜的更替……而这种枯燥寂寞的生活方式,邵叶道早就习以为常。

  常言道:“人无癖不可交”。大凡有趣的人,总有些特别的癖好。如李清照好酒,纪晓岚嗜肉,曾国藩爱写挽联,这是一个人的本能使然吧。我想,邵叶道爱绘画,大概也属于这种融入骨髓的喜爱。

  邵叶道嗜画如命。想当年,他在南京当兵,南京夏日如火炉,他的业余时间都钻进连队闷热的仓库作画,为降温和防蚊子叮咬,他用水桶灌上冷水,将双脚泡在桶里,就这样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他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在别人眼中枯燥无味,但对他来讲,却是一种乐趣。后来,他的绘画才能被上级领导发现,就将邵叶道调到团部从事美术工作。

  无论是那段当兵的日子,还是成名之后,“拼命三郎”称谓一直陪伴着他,画画于他,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年,他应邀从宁波去东阳作画,高速路上发生了惨烈车祸,他混身血流如注,被人救起送进医院,头部缝得密密麻麻,缠满绷带,就剩一双眼没遮挡。稍好一些,他嚷着要出院,医生拗不过。他绑着绷带出院后,立即投入到创作中。也许,正是这种韧劲,铸就了他自身的艺术高度,也彰显了这代人的拼搏精神!

  邵叶道天资聪慧,艺术之路走得坚定又坦荡。这可能与他的出身及经历有关。这个在东海边长大的游子,有着大海般的执着与勇气。他以一手虎画绝活闻名遐迩,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作也都非常精湛。几年前,我邀请他来舟山办画展,他欣然应允,画展在舟山博物馆举行,市里多位领导出席,好评如潮,吸引粉丝无数,有关机构和个人收藏了他的不少画作。我心甚慰!

  去年2月,邵叶道受邀为朱家尖蜈蚣峙候船码头贵宾室等几个公共空间作画。领受任务后,他夜以继日地精心创作了10多幅画作,委托我帮其在裱画店装饰、布展并如期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

  近日,我在宁波“叶道轩”画室,见他正在创作一幅牡丹画,牡丹的天姿国色令人一见倾心。我随手拿起画桌上一本《邵叶道》画册翻阅,他见了,便给我讲起这本画册的故事。他说,有一位浙商企业家女儿待嫁,想出一个别出心裁的点子,即依据参加婚礼嘉宾的喜好,向邵叶道订制了一批花鸟画,然后将这些画汇集成册,首页是新娘定制收藏的画,内页是各种色彩斑烂的花卉鱼鸟,缓缓打开,仿佛有鸟语花香气息溢出,令人愉悦。婚礼上,主人将一画一册馈赠每位嘉宾,这种独特的婚礼创意,确实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令宾主终生难忘。

  邵叶道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去年4月,《中国书画报》以整版图文专题推介了邵叶道及其画作,他突发奇思妙想,何不在报纸另一面画一幅画予以配套呢?再用画框装裱起来,也不失为一种风雅之美,留住一种记忆、一种文化、一种交流在其间。

  报纸上画水墨画是比较难的,新闻纸吸水性不如宣纸,线条易滞,所以报纸画罕有所见。邵叶道认为,真正的画家是“不择纸笔”的,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大胆尝试之后,他欣慰地笑了。


美术报 砚边 00020 真正的画家是“不择纸笔”的 2021-07-31 22866226 2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