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花鸟画中的中秋食俗美味
■郑学富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佳节也正值收获秋实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要置办佳肴美食,分享丰收的喜悦;把盏赏月,庆贺亲人团圆,寄托怀乡思亲之情,从而形成吃月饼、饮桂花酒和品尝鲜果等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从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的几幅花鸟画中,我们可体味到中秋的食俗美味。
任伯年出生于发生鸦片战争的1840年,风雨飘摇的岁月注定了他从小就颠簸流离。他十四五岁时就跟随父亲从浙江萧山农村老家到上海卖画,后跟任熊、任薰学画。任伯年的绘画以人物和花鸟为主,擅长写生,融会贯通诸家之长,吸取水彩色调之技法,勾皴点染,线条简练沉着,有力潇洒,格调清新,意境深远。他的花鸟画,笔墨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更加富有创造和巧趣,花、鸟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充满了诗的意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
饼如嚼月藕似雪
任伯年由于自幼漂泊上海、宁波、苏州,并从军太平天国,每到年节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所以在春节和中秋节,他喜画一些“清供图”,以表达悠悠的乡愁。1890年中秋节,年届50的任伯年早已蜚声上海画坛。他在豫园的寓所摆开几案,置放月饼和一些瓜果,听秋虫声声,闻桂香缕缕,举杯邀月,啖饼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心底泛起缕缕乡愁,他要用画作抒发自己的情怀,画了一幅“清供图”,名曰《中秋赏月图》。画面上皓月当空,清辉一片,竹影婆娑,块石之上置青瓷盘,月饼、葡萄和嫩藕历历可见。圆月和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翠竹寓意“竹报平安”。第二天,任伯年意犹未尽,又创作了一幅《中秋景物图》。画面上月光如银,朱磦色圆盘中除月饼、嫩藕外,还有石榴、丹橘等鲜果。果盘下方绘了一只蹲坐的白兔,红色点睛之笔熠熠有神。更增添了中秋的诗意和韵味。
从任伯年的两幅“清供图”上可见,月饼、莲藕以及鲜果等都是中秋节必备的美食。
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以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自唐代始,吃月饼成为中秋节节日食俗,象征着团圆和睦。北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明清时期,中秋吃月饼成为民间的普遍习俗。明人田汝成辑撰的《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后来,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种类,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围绕吃月饼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节正是鲜藕上市之时。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秋食藕还寓意爱情圆满。成语云“藕断丝连”,莲藕即使断开丝仍然相连,如同少女相思魂牵梦绕。加上藕字与“偶”同音,有求偶之意,成为少女中秋祭拜月神必备的供品。莲藕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食材之一,不仅生津解渴还可以补心生血,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味甘,无毒。中医认为,生藕性寒,能清热除烦、凉血止血散淤。其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宋人李流谦的《食藕》诗云:“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杨万里的《小集食藕极嫩》诗曰:“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轻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销。”
菊留秋色蟹螯肥
中秋时节的江南水乡,秋风送爽,鱼肥蟹美,是食螃蟹、饮桂花酒赏月的良宵佳时。宋人强至有“何时却挂吴淞帆,霜蟹初肥恰新稻”之句;方岳也有“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之语。任伯年的《把酒持螯图》则体现了这一诗情美味。
在《把酒持螯图》中,任伯年继承了中国民间绘画色彩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特点,同时借鉴了西方绘画中的冷暖色调,把各种鲜艳的色彩放在统一的色调中,强调和谐,又运用西洋画的白粉来减缓艳丽色彩的对比关系,形成了艳而不俗的风格。如画面中几只煮熟的螃蟹,色红似火,一旁的酒壶颜色暗青,衬托得螃蟹愈发鲜美无比,好像闻到了飘来的缕缕醇香;篮中盛开的黄菊、白菊,在暗赭色的篮子、黑色的菊叶的映衬下,更显其怒放的艳丽身姿,仿佛菊香充盈天地。整个画面黑白对比和橙黄红对比,颜色更加协调一致,作品主题更加突出,画中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生机盎然。
俗话说,“螃蟹上桌百味淡”、“一蟹压百菜”,中国有几千年的吃蟹史,《周礼》中记载用以祭祀的美味“好羞”,按郑玄的注解为“青州之蟹胥”,即蟹酱也。从古自今,螃蟹、桂花酒与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可见诗仙月下持螯举觞、一醉方休的豪放高傲之状。清初戏剧家李渔视蟹如命,人送雅号“蟹仙”。他在《闲情偶寄》里吟咏道:“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者乎!所不能为汝生色者,未尝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即使日购百筐,除供客外,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曹雪芹是食蟹专家,他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描写了一场螃蟹大宴,借大观园众人之口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食蟹的方法,如“自己掰着吃香甜”、“多倒些姜醋”、“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性防积冷定须姜”等等。还借宝玉之手写道:“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嬉笑怒骂间,把螃蟹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借写螃蟹,以小寓大,咏物状情,讽刺现实社会。
南瓜健体鸡味美
任伯年的《南瓜三鸡图》创作于1872年。作品画的是园圃一角,树干瓜架,一株南瓜攀援其上,藤蔓缠绕,纵横交错,叶子正反向背,舒展自如,形姿优美,两只硕大的南瓜熟得黄里透红,垂垂欲坠。瓜架下,三只芦花公鸡形态各异,丰满蓬松的羽毛具有质感,红色鸡冠子似跳动的火焰。作者通过色彩的艳丽与素雅的对比,建立了这幅作品中井然有序的视觉秩序,完美地表现了一种生动活泼,清醒明丽的乡野景象。这幅图着重描绘了中秋的两味美食:南瓜和鸡。
中秋节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江南一带有谚语说“八月半吃南瓜”。传说在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迈,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由于连年灾荒,病卧在床的父母已有几天没有进食了。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已经熟透。她采摘回来,掏空瓜瓤,留下瓜子,将瓜切成几块煮给父母吃。二老吃了后顿时有了精神,病情逐渐好转。第二年春天,黄花把瓜子种在地里,不久生根发芽,到秋天结出许多圆圆的瓜来。由于是从南山采来的,于是就叫“南瓜”。后来此事便传开了,人们认为吃南瓜可以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于是中秋节吃南瓜形成了一种风俗。一是祈求自己健康长寿,二是传承孝敬之风。据中医说法,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
中秋食鸡可以说是我国南北方的普遍风俗。当年小公鸡既味道鲜美,又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在农村,出嫁的女儿给父母中秋送节礼,必有大红公鸡。所以歌曲《回娘家》唱道“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小鸡从春天孵化饲养到中秋节,一般能长到1.5市斤左右。母鸡已进入产蛋旺期,不舍得宰杀,而公鸡此时被称为“巧个”,肉质细嫩,香鲜至极。人们在把酒赏月、共话团圆的家宴上,小公鸡是必备菜肴。在鲁南苏北一带,将杀好的小公鸡剁成块,用当地薄皮青辣椒爆炒,又辣又香,名为“辣子鸡”。而在湖北襄樊一带,中秋团圆餐桌上有一道必备菜就是板栗焖笋鸡。中秋节前后,也是板栗收获的季节,将小公鸡和板栗一起下锅,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李白有诗句描写食鸡肉饮美酒的欢快情景:“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