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视野下的
台湾当代美术四十年
《〈艺术家〉视野下的台湾当代美术四十年》历时3年,于故宫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0余万字,以编年史方式记录整理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四十年来(1975-2014年)有关中国台湾地区美术的报道及作品评价、艺术议题专论,是一部观看阅读中国台湾地区当代美术的重要著作。重新编著出版此书的目的是让更广大的读者,可以透过本书阅读了解从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的视野观看近半世纪来的中国台湾地区美术发展脉络,对艺术文化的交流具有很深的意义。
该书由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题写书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中国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黄光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著名学者梅墨生6位联袂推荐;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出版社创办人何政广3位撰写序文。
在傅申看来,《艺术家》杂志记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艺坛几十年的历史足迹,如今《〈艺术家〉视野下的台湾当代美术四十年》一书将于大陆出版,他深感此书内容之意义非凡。
栗宪庭表示,他与台湾的《艺术家》杂志与出版社的关系,可以说从年轻到年老,都有着扯不断的情谊。上世纪80年代初,就通过朋友王克平得到过《艺术家》杂志,早期对现代主义艺术资讯的了解,常常是通过《艺术家》得到的。在1981年的《艺术家》上,也是陈英德先生最早发表了他与中国早期现代主义思潮的文章。1990年代初,结识胡永芬女士,她每次到大陆采访,都会给他带《艺术家》杂志,这些杂志栗宪庭至今保存完好,也经常会当做查资料的工具书用。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他才有机会陆续去过台湾几次。当然每次都会去艺术家出版社拜访何政广先生,表示对他敬重和感谢。最让栗宪庭感动的是,由倪再沁先生牵线,出版了他的两卷本文集。2015年《艺术家》杂志走过了40年,如今钱陈翔、倪再沁先生集结整理了杂志40年来的精华于中国大陆出版,其中的台湾当代美术的史料价值可见一斑,意义重大,是一本难得的了解半世纪来的台湾美术文化的真诚之作,值得品读。
赵国英表示,何政广先生创办的《艺术家》杂志见证了台湾美术从传统向创新的跨越,作为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美术类刊物,占有重要地位。浓缩杂志四十年发展历程,是学习台湾当代美术史颇具权威的参考读物。每一章每一篇既是对历史的梳理与回顾,更是对未来大陆与台湾地区美术发展的导向与期盼。
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自1975年创刊以来,经历了中国台湾地区美术由传统走向创新、从本土迈向世界的时代跨越,见证了中国台湾地区美术发展史重要的世代过渡。作为中国台湾地区最老牌的艺术杂志,记录了从传统国画、油画、雕塑到当代水墨、空间装置到数字互动各领域的发展。
《〈艺术家〉视野下的台湾当代美术四十年》全书文稿从1975年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创刊号开始,从中梳理、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所有美术境况与发展进行撰稿,全书以年度为单位,分有:年度回顾(如美术馆的病象)、焦点作品(如朱铭的《同心协力》)、重点展览(如毕加索347展)、精彩论述(如陆蓉之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现象”)、关键人物(如张大千)、新闻聚焦(如大陆艺术热)、《艺术家》导读、年表大事记,加上中国台湾地区《艺术家》杂志编辑部由资料库中挑选珍贵配图,通过艺术家的作画记录图片、艺术画作图片、历史事件记录文件图片佐证书中观点,如实地见证了中国台湾地区美术的发展经过。全书对中国台湾地区美术整体面向的叙述更为宽广,部分内容也衍生到网络及数字艺术现象,对中国台湾地区艺术界的生态有更深入的见解与论述。宏观与微观兼容并进,缩影中国台湾地区美术史四十年来的历史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