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赋能博物馆转型升级
60位馆长学者呼吁积极参与建构
本报讯 记者 俞越 3月26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据了解,该倡议由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等学者筹备发起。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南通博物苑、郑州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三星堆遗址管委会、龙门石窟研究院、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大学、云冈石窟研究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各地博物馆馆长、重要专家及高校学者代表60人共同发起。倡议书由段勇、李晨、黄洋、梅海涛执笔。
近年来,元宇宙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2021年迎来跨界大爆发。元宇宙在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来源于实体世界的物质标本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并通过对这些内容要素的复制、模拟、加工、改造,形成与真实社会体系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综观所在的现实世界,博物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同时拥有丰富物质标本和文化元素的最佳场所。因此,元宇宙需要博物馆,博物馆也应该欢迎元宇宙,让自己和藏品在元宇宙里活起来。
《倡议》提到,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日益成为全球博物馆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应增强藏品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让有限的资源在元宇宙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倡议》呼吁,面对元宇宙,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
《倡议》强调,融入元宇宙只是博物馆顺应社会发展浪潮迈出的最新一步。博物馆在元宇宙里同样应该遵循现实世界博物馆公认的伦理与原则,坚守非营利性质和公共属性,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通过融入元宇宙使博物馆超越时空、无远弗届、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