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时评

评论不是定论

  前几天朋友带来某画家的几幅作品让我点评。看后我说画得不行,笔墨太弱,尤其人物线条太软绵无力,整个人物缺乏神采,而且造型也不够准确,即便走的是文人画路子,造型也有问题,与整个画面不协调,所占比例过大,另外题款的位置不对,书法功底也不过关……总之,我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朋友很惊讶,也很不理解,说不会这么差劲吧,最近某某著名评论家还给他写过文章,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怎么到你这就评价这么低呢,要不你再仔细看看?

  我坚持我的看法,因为几件作品里的问题都比较明显,除非要我睁眼说瞎话。我也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画家的创作水平绝非如那位著名评论家评价得那么高,这中间存在很大吹捧的成分。也难怪,如今的人情评论、圈子评论、红包评论等屡见不鲜,即便是所谓的名家,也未必能坚守住职业操守。但如果把这种带有明显应酬、抬轿子、捧臭脚的谀文、软广告,当成是正儿八经的评论文章,甚至看作是自己的学术成果或者是对自己创作水平的盖棺定论,那就是没自知之明,近乎无耻的表现了。

  即便是全球著名、全宇宙著名的评论家,即便是他呕心沥血、挖空心思写出来的颇具学术价值的鸿篇巨制,即便再如何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也绝不能将其当成是所谓的权威和最后的定论,依然要看作是写作者个人的看法而已,更要允许别人去商榷,去质疑,去提出不同意见,发表不同声音。须知,评论不是定论,任何人的评论都只代表他个人观点。何况这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一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评论、批评,都是一种偏见,都不是最终的那个定论,也都只是为读者多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思维视角和仅供参考的私人解读罢了。真正的盖棺定论是死后的事情,是留给时间留给后世的,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住历史审判的,也许百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所谓的盖棺定论,而绝非当下某某个人就能拍板决定的。

  另外我记得还有一次,也是评点一位画家的作品。几年前我曾为他写过一篇文章,当时感觉他在同年龄段的画家群体里算是画得不错的,便在文章里写了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没想到隔了几年再看到他新创作的作品,却让我大失所望,不仅没有保持住原有水平,而且还退步不少,画得如此油滑、浮飘,也完全沦为了一种程式化、套路化的创作。我没有客气,直接向他提出了我的看法和意见。可想而知,最终自然是不欢而散。之后朋友开玩笑说,你不是给他写过文章肯定过他的作品吗,怎么这次却严肃地批评起来。我回答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之前写的那篇评论是对他当时创作的一个肯定,即便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他那时的作品也依旧不改变我当初的评价,但谁想这些年过去了,他不进反退,估计只顾着跑市场、走穴挣钱了,创作水平才下滑得这么厉害,真为自己给他写过评论感到后悔。当然也不能算后悔,只是感觉可惜,原本一个很好的苗子,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给耽误了。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也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评论家,都不要有所谓盖棺定论、一语定乾坤之类的想法,毕竟作为艺术家来讲,他本人包括其作品的风格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即便风格相对确立稳定了,还将面临创作僵化能否很好规避等的一系列问题。假使这些问题都没出现,而将其作品放置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下进行考量,其实际的效果、价值、意义和影响等也都有所不同。何况这其中还要考虑不同时期评论家个人的审美修养、知识结构、艺术理念、评判角度等的变化,这些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你对别人的评论,或者别人对你的评论,都不过是评价方自我主观意识的阶段性感受而已,很难称得上是百分之百完整、客观、公正、准确的,更别说权威、定论之类了,任谁都很难做到,也没有那个资格。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就一定要允许有所谓的阶段性评论、商榷性评论、评论的评论等诸多评论形式和观点存在,包括评论家对自己曾经写过的一些评论,发表过的一些看法,也要有自我否定和允许别人再批评再指正的勇气与肚量,否则就彻底变成一言堂了,也是在作茧自缚。尤其对于当下极为浮躁的文艺创作而言,更需要每一位评论家、批评家谨慎对待评价对象,慎重做出自己的评判,这也是对文艺负责,对创作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一个正确态度吧。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


美术报 时评 00008 评论不是定论 2022-04-30 24144380 2 2022年04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