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思想 史诗的创造
■许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
5月23日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八十周年。我们这一代是延安讲话学习、抚育成长起来的,对延安讲话一往情深。我到过延安杨家岭那个被叫做飞机舱的建筑前方的黄土坪。阳光下,黄土地熠熠生辉,具有一种特殊的光华。遥想八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挑着马灯,毛主席对历时一个月、开了两次大会的会进行总结。那个夜晚毛主席一身英姿、意气风发。在黄土高原的核心处,丘壑连绵,延月挠风,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话音,溢满山河。由延安讲话就想到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亲历了那次盛会,并作为七位文艺代表之一在会上发言,对这个讲话我也富有深情。我手边收着一份2015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讲话全文。我喜欢这种大报的版本,宽广、博大,像土地。参加全国政协、全国文联会议我都带在身边,因为遇到文艺的大事,可以从中察义理、寻根源。今年是延安讲话八十年,习总书记的讲话将近八年,山河树屏,春秋代序,两个八,叠合在一起,正是可以发一些感想,深化一些思考的佳期。今天我在这里,一、谈谈两个讲话核心的人民思想。二、谈谈刘文西先生对人民思想的卓越实践。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当年抗日战争正进入艰苦卓绝的阶段,人民解放事业远未完成,毛主席对其时的状况作了分析,集中回答了两个问题: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最熟悉的毛主席语录之一,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艺术工作者就要站稳人民的立场,培养人民的感情。关于如何服务的问题,毛主席聚焦普及与提高,进行一系列卓有深度的分析。指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在这里,毛主席对革命文艺做了精辟的总结: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在这中间,既有从初级的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被提高了的群众所需要、或首先为群众中的干部所需要的高级的文艺,又有反转来在这种高级的文艺指导之下的、往往为今日最广大群众所最先需要的初级的文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段话,照耀着新中国的文艺创作,照耀着几代艺术工作者的心胸,照耀着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
在北京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习总书记继承了毛主席的思想,从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内涵,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塑造人民。在总书记的思想中,人民是大写的人民,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既是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优秀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熏染下的文化共同体。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更强调的是,“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无疑体现了文艺的人民主体性的提升。人民的主体性不仅指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对象,而且指人民是体察检验文艺的主角;不仅指人民是艺术创造中的隐身者,而且指人民是孕育和验证文艺发展的真切母腹;不仅是人民是伟大的文艺史诗的剧中人,而且指人民是伟大的文艺史诗的剧作者。
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的时代,习总书记强调的就不仅仅是普及的问题,而且是人民作为艺术的中心、作为创作的根源、作为时代高度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反复寄望文艺工作者“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同时,总书记将普及与提高融为一体,来提出创造者的使命。他明确提出,人民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要求在更新,文艺不只要普及,更要提高。总书记深刻地揭示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对文艺充满着热切的期待。他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高度强调:创作是艺术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综上所述,两个讲话,一脉相承,其核心是文艺的人民思想,它们共同地形成了文艺的指导性力量,对今天的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促成了中国艺术创作持续地向着本土性、民族性、自强自信标准的深刻转向。
刘文西先生的艺术和他终生不渝的追求,正是对这种人民思想的忠实的践行。这里边,既有对毛主席的延安讲话的真挚而持续的艺术实践,又是习总书记北京讲话的内涵印证。刘文西先生是两个讲话宏阔视野中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刘先生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印象是:步履急促,辐小积远;轻声细语,事必躬亲。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始终如一的中式衣裳与帽子,我们印象颇深,但真正留存人们心间的却是他的艺术。
刘先生是浙江人,他长于江南,学于国美,却一生扎于陕北。他的画笔画活了中国西北的陕甘人群。刘先生去世之时,我曾写了一副挽联:画十万陕甘人不朽神采;塑一代劳动者无尽风情。他画出了丹凤眼、浓眉大眼的明亮和神气;画出了方脸、国字脸的刚毅和风韵;画出了黄土地特有的纯朴与激情;画出领袖与人民的血肉亲情,进而画出了解放的劳动者的风采。国博的展我看了,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令人震撼。在那里边,刘先生倾心于人物典型性的镌刻,塑造出高原人的精神图谱;他倾心于黄土高原的生活再造,塑造了北中国的地缘风神;他倾心于大疆大沃的人物形塑,塑造了一种特殊族群的史诗赞歌。他把源于延安圣地的伟大革命,变作汉民族方脸、圆脸的豪迈神情,变作劳动者的高原无尽的史诗叙事。这是真正的人民的塑造,是伟大的大地赞歌。他的这种辨识力很强的画风,创造了一种风腻而不甜俗的神采,一种凝重而又华滋的韵味。它是陕甘人群写照的点睛者,也是一代中国肖像的点睛者。
笔绘风神,神韵时代。刘文西先生的人物画不仅有人物画学上的意义,历史叙事上的意义,更有一种时代的美学意义。他的画中总是横贯着一种汉碑唐韵的凝重,他的笔像墨在石上流淌,像刀在岩上刻凿,缓慢而坚定,饱满而焠砺。他的墨,带着裹着褐黄,绞着殷红,带着黄土生命特有的浓度。他的形象眉目传情、俯仰有神,形成峰峦一般的耸立腾生,凝聚着千钧万仞的浑然力度。那些麦禾草木如大地,那些谷穗黍粒如山壑,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他把一个时代、一片疆域、一段历史练成一张脸、一种肖像、一份神气。他的生活中有痛、有爱、有挣扎、有苍桑,所有这些,经过主体的生命咀嚼,化作一种线的描画,一种神的充溢,一种史诗般的再现与升华,因此具有了语言伦理、叙事伦理的美感力量。
在刘文西先生的艺术的后面,是他毕其一生于一功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学生时代,他就是满口袋速写的勤奋者。在高原,他风霜雨露,长期磨炼。晚年,还让人抬着他,往返深沟大壑。高原成了他生命的长期浸润、长相止泊、长期皈依之地。这种一生一世的深扎,这种生命与大地、个性与史诗的互相塑造和淬炼,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是写在大地上的艺术,值得我们奉为楷模。
今天,在我们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八十周年,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文艺讲话的同时,追怀刘文西先生的艺术及其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土难忘,儿女情长,嵊县将永远纪念这位优秀的人民艺术家,国美也将永远怀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和楷模。
2022年5月23日
(本文为作者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暨刘文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研讨会专门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