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艺闻

一幅画,牵起7年情

著名画家何水法一行调研余东农民画

  “何老师,你一点都没变!”

  8月2日,受到衢州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知美画院院长何水法,浙江省美协主席团委员、美术报总编辑杨丽等一行来到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实地调研农民画发展情况,并开展座谈会。

  一幅画走出共富路

  说起何水法与余东的缘分,还要追溯到8年前。2014年、2015年,何水法连续两次来到余东村,与当地的农民画家展开交流,从绘画理念到创作形式,从个体的绘画创作到产业的发展,他毫无保留地教导、一笔一画地示范,令在场的农民兄弟们感动不已,收获颇丰。虽然7年过去了,但他们对他记忆犹新。“何老师,我们可想你啦!”一句句朴素的话语,传递着最真挚的情感。

  “变化真得太大了,我记得上次是在对面那幢房子里上课的,现在有专门的美术馆了。”何水法感慨道,仅仅7年时间,余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0年,余东村建成了中国乡村美术馆,48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各种规格的书画标准展厅、农民画工作室、网络艺术学院等功能场所,给农民画家提供了创作、研学的专业场地;今年7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农民画专业委员会”在余东落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内外院校在此设立研学基地,逐渐打响了“中国第一农民画村”的品牌。

  “白天扛锄头,晚上提笔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余东农民画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几位爱好者,到如今在仅800余人的村庄,有300多人加入农民画创作协会,骨干画家40多名,有1名中国美协会员,10名浙江省美协会员,年轻会员几十人。余东村农民画还走出村域,走进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第十届阿曼马斯卡特文化艺术节等舞台,形成了独具余东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品牌,成为了当地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2020年9月,余东村正式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工程。村庄以“一幅农民画”带动全域产业联动,以“一颗智慧大脑”赋能乡村振兴,描绘出百姓“口袋里腰包鼓鼓、心里幸福融融、脸上笑脸盈盈、身上自信满满”的未来乡村美好画卷。

  据沟溪乡党委书记陈建锋介绍,余东村联合周边的八个村庄成立了余东未来乡村九村共富党建联盟,着力形成以农民画为核心、“一画带多元”的乡土文化格局,促进“画瓷”“诗画”“画礼”等文化融合创新,实现“1+1>2”的文化叠加效应。

  画画不能忘根

  “何老师,我有一个困惑,现在我们画农民画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都画得不错,但没有特别出跳的作者和作品,感觉到达了瓶颈期。”郑利民是余东村农民画家代表,也是余东农民画创作协会会长,他的疑问道出了余东农民画家的心声。

  “近年来,余东农民画家们展现出了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优秀的农民画作迭出,农民画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富足,还带来了精神上的自信自强。浓浓的乡土情,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创作最大的源泉,大家要不忘这个绘画的初心,紧扣时代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诗情画意融入农民画,”何水法建议道,拥有丰富经验的老画家要发挥示范作用,同时他也送出了一个“礼包”,以后他的高研班,都将免费邀请余东农民画的骨干画家去学习,他希望通过对骨干画家的培养,影响、带动其他人,提高余东农民画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涵养。

  此外,他也建议道,余东农民画要走好产业化路子,建立健全“文化融合、产业联动、就业联盟”等共富机制,加强多渠道产业合作,做大规模,通过农民画促农增收。

  在座谈会上,何水法与余东农民画家们亲切交流,并从构图、色彩等方面现场指导。当天,何水法还受聘成为南孔画乡余东未来乡村的艺术顾问。


美术报 艺闻 00010 一幅画,牵起7年情 2022-08-13 美术报2022-08-1300010 2 2022年08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