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文章导航

盛世修典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本报综合讯 刘乐平 李娇俨 9月29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李书磊宣布开幕。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出席,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致辞,中央有关部委和相关单位领导李群、诸迪、王旭东、王春法,浙江省及浙江大学领导陈奕君、王纲、任少波、吴朝晖、张曦出席。

  袁家军向为成果给予有力支持和指导帮助的中央有关单位、国内外文博机构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说,17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浙江省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传承千年历史文脉,重现千古笔墨神韵,实现科技与绘画双向赋能,推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为目前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中国古代绘画保护、挖掘、利用的集大成者,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重大标志性文化成果。这次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将以独特视角全面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文化建设的历史印记,全面展示1700多件历史绘画精品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广阔前景,全面展现社会主义文明强国建设的崭新气象,更好彰显文化精品传承保护利用的现实意义,不断凝聚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深度呈现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突出贡献,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

  本次展览包含“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板块。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现“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在三大板块集中亮相的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国内藏品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集合汇聚,更是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一板块充分展现了“大系”17年来走过的历程,以及众多专家对“大系”的评价。

  走过朱砂色的红墙,便来到了展览第二板块“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这一板块将中国从上至汉唐以前,下至宋元明清的历代绘画精品佳作的印刷打样稿集纳于一个空间,带给人恢宏震撼的视觉享受。第二板块分为多个部分,6号展厅所带来的展品,既有汉唐的盛世气象,也有宋韵的宁静悠长。在6号展厅和7号展厅的连接处,巨大的《千里江山图》的灯箱震撼来袭。沿着灯箱漫步,《千里江山图》的细节一览无余:水面荡漾的波纹,摇曳的舟楫,山峦上宛若宝石的石青色……一步一景,堪称绝妙。这次展览特展出放大2倍的《千里江山图》打样稿灯光特效图,匠心的独特、山河的雄壮全部铺陈。在灯光装置作用下,“只此青绿”,色彩更鲜明,风采更动人。在8号展厅的展品,集中表达了“江山无限”、“生灵百态”、“世情万象”三个主题。

  中国的疆域辽阔,自然山川的壮美灵秀,人文景观的丰富多彩,为历代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中国的地大物博,四处生机蓬勃,为历代画家奉献了用之不竭的艺术灵感。历代绘画展现的人间万象与瑰思奇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展览第三板块名为“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在展示3D打印复原石窟的长廊,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可以相见,观众可以扑向飞来峰弥勒佛的怀抱,敦煌石窟的壁画近在眼前,栩栩如生……石窟造像汇聚一堂,我们可以零距离品读中国石窟艺术和佛教艺术。

  本次展览特意设置沉浸式空间,此前所见的所有绘画元素,出现在整个空间中。天花板上水墨倾泻而出,地面上波光粼粼,水流舞动……沉浸式体验区,将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交融,穿越时间阻隔,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


美术报 要闻 00002 盛世修典 2022-10-01 24865792 2 2022年10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