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七刻石,现存不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喜欢到处巡视,且每到一处均有立碑。现知曾刻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琅琊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共七块刻石,可惜现存不多。
《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小篆。原石立在山东邹县峄山,可惜佚失已旧,传世无原石拓本。后来,宋代郑文宝据徐铉藏摹本(或以为是徐摹临本)重刻于西安,元明之间原碑已断裂,现存传世最早的明拓本是有断痕本,碑后刻有淳化四年郑文宝的题跋。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小篆。始皇二十八年东巡,自峄山来到泰山,刊立此石。石四面皆有刻字,三面刻始皇之文,一面刻二世诏书及从臣名字。此刻石最初置于泰山顶部玉女池,后移入碧霞元君祠,明初仅余二世诏书二十九字,清代乾隆年间遭遇大火,后被蒋因培访得,仅存十字,遂移置山下岱庙,到宣统年间尚存九字。
关于《泰山刻石》,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原碑由李斯手书,后立于岱顶玉女池上,为始皇帝歌功颂德。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叹为可惜。
到了嘉庆二十年,泰安知县汪汝弼是个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斯碑的珍贵,一直为不能亲睹而慨叹。他来到泰安以后,便下决心要把它找到。于是他四处散贴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悬赏重金。
不久,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一一告知,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视。”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不胜喜,也不怕山高路险,邀前任知县蒋因陪同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等字,历历在目,确是李斯真迹。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放之日,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算来,从失而复得,已有75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到了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因年久失修,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塌倒,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将碑移到山下,放置于岱庙道院壁间。
光绪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大索十日,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岱庙。真可谓千载碑文能历世,失而复得不寻常。
此碑现存于岱庙东御座内。现在我们还能一饱眼福,目睹此碑,也是莫大的幸事,大家后面游泰山时定要参访此碑,否则实乃一大憾事。
《琅琊刻石》,又名《琅邪台刻石》,小篆。原石置于山东诸城东南的琅邪山上,山为平顶,故又称琅邪台。秦始皇东巡,登峄山、泰山之后至此刻石,二世时补刻诏书及从臣题名,今原石三面文字皆已不存,传世仅此北面补刻的残文十三行拓本,原石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会稽刻石》,小篆。始皇三十七年东巡,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原石久佚,南宋绍兴年间申屠駉摹刻,元代赵希璜用申屠駉本翻刻,清代亦有翻刻本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