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书籍的插图,是无根之木
■武将
插图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书籍而生。对于“插图”(illustration)一词,中文注重的是“插”这一行为与方法;西语则以它的功用为重点,表述为“照亮”。无论在何种语境下,插图的概念都离不开承载插图的本体——书籍。离开书籍的插图,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而离开书籍谈插图,是空洞的、难以成立的。
“图书”对于国人来说再普通不过,而用“图书”统称“书籍”这一说法仅存在于中文语境。这和象形文字的创造与发展密不可分,“文”即“纹”,本义为花纹、纹理。后期,由于“文”“字”二字连用,“文”变为更偏向于表达字的含义。正因此,“图”在中国文化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所以“插图”一词也成为了中文里称呼这一独特艺术门类的专用语。
当今,插图这一艺术形式已经扩展到了各个相关领域,同时,“插画”一词也逐渐被运用与认可。在民国时期,插画与插图是混用的,但对于插画的具体概念并没有清晰的描述。而作为一个可供讨论的概念,首要的前提是梳理清晰。
插图历来在词典中有明确的解释,而插画的概念则含混不清——有时与插图概念相近,有时又跨入其他领域。那么,这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首先,前文提到插图主要注重的是“插”这个概念,所谓“插”是将图插入载体书籍,这是非常明确的。而插画中的“插”字如果也代表这个功用,那么插画,便意为插入书籍的画。这也就表明它是包含在插图一词内的,因为“图”的概念大于“画”。其次,如果从应用方面来考虑,插图必须呈现在书刊、杂志、报纸等载体中,它的拓展应用,就是所谓的“插画”。鉴于目前插画概念的模糊,在此提出概念供大家探讨——所谓“插画”,即是插入多种传播载体的“轻”绘画。而插图除了词典中简明扼要的解释,在专业研究领域,插图即是生发于文本,依托于载体的可阅读图像。
插图作为一种极度依赖于文本的艺术形式,它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较长时期内,我们都只关注文化传播类的插图作品。其实,在此之外有广阔的空间需要插图的介入,不仅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由于插图创作手段丰富,并不局限于某种材料与方法,因此,也是提高大众普遍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
插图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时期,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对于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与审美素质这一重要命题,插图这一艺术形式都不应该缺席,也不会缺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插图专业年轻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的插图专业教学需要具备更高的标准,插图专业的基础教学更是一切的基石。可以想见,插图事业任重而道远,但各位创作者、研究者和教育者也会不负使命,一直在征途。
(作者系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