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我与美术报共成长

  我与美术报共成长

  ■唐雪根

  30年前,我参加了《美术报》为创刊号举行的座谈会,那时,美术报是呱呱坠地的婴儿,我是53岁壮年,刚刚退养,自己做画家。在那个年代里,美术报是第一张专门刊登美术文章、介绍优秀美术作品的报纸,给我特别亲切的感觉,钟爱有加,万分喜爱,而且,从此结缘,此后经常在美术报发表作品和文章。

  比如:

  1997年12月22日头版,发表乔笙写的《“喀拉美术馆”开馆了》,我和我的馆第一次在美术报与读者见面;

  1999年7月26日,发表我写的《弄潮补遗——关于题材的絮语》;

  2000年7月15日,发表我写的《建网,中国画家新选择》;

  2000年10月,发表我参加第二届西湖艺术博览会参展作品《钱江潮18号》;

  2002年9月28日,发表我写的《无悔的选择》;

  2003年4月26日,发表我写的《弄潮新篇》;

  2007年7月21日,报道《钱江大潮》拍卖成交消息;

  2012年6月9日,发表我写的《潮起东方》;

  2012年10月20日,用8个版面发表我的“答谢丽水人民油画展”56件展品;

  2016年,发表肖峰油画班结业展展品时有我作品;

  2017年9月23日,发表我百画百诗词10篇;

  2018年12月8日,发表我“从艺60年纪念展”展品10件;

  2021年2月6日,发表我牛作和鸡作17件。

  13次20版近百件作品在美术报与读者见面,显现了我与美术报,美术报与我之间存在的鱼水情怀,为我提供了让读者赏读我作品的机会,我也为报纸增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因为经常发表作品,我对这张报纸有了更多的爱意,到达了情侣般的浓度,一周不见,如隔三秋。

  众所周知,画家的社会影响力及学术地位,除了自身的身份可以为他确立怎样知名,在网络媒体尚未形成之前,在纸媒体上,作品是否经常亮相和人们见面十分重要。作为职业画家,在专业报刊上经常发表文章和作品,对提升他(她)的知名度不可或缺,必须经常发表优秀作品,用作品说话,使大家了解你,记得你。所有的著名画家,虽然都以自身的努力和才气在绘画路上筚路蓝缕,但是,倘若没有媒体为他们推波助澜,不可能名扬四海,一个不为人知的画家决然不可能成为公认的著名画家。

  我是一个较早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所以与《美术报》走得比较近,常常发表文章和作品。之所以较早懂得这个道理,跟促使我走上成功之路的第一个伯乐相关。

  1962年7月,我在读的苏州工艺美专解散,同班的城市生分配工作,农村生回乡,来自农村的我抱着回乡走创作道路做画家的决心回乡务农,18个月后画出表现一丝不苟精神的优秀作品,回家过年的县团委书记阅读后有了将作品送往省优秀知青事迹展展出的决定。我担心未经团支部选拔生事,不表赞成,他就说:“你回来干什么?想做画家,是不?现在有了好作品,不走出唐家弄怎么能够让人认识你是一个会创作好作品的画家?作品必须通过展览让人认识,必须经过报刊的发表让你名声远扬。”于是,入选之后有了发表,有了省展览馆太仓农民展的邀约,著名画家亚明让我重画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美术》等7家报刊发表。因为23岁就懂了这个道理,因此,我是较早明白作品必须经常见报的人。

  值此美术报创刊30年之际,我把这些感受和体会整理成文字,既是作为我这个与《美术报》共同成长了30年的老读者的道贺文章,也是在表达我对《美术报》的衷心感谢。

  30年前《美术报》只有4个版面,纸质也是普通新闻纸,经过30年的成长,已是健壮的体格魁巍的壮汉。

  祝福《美术报》越办越好!

  (作者为著名油画家、美术报肖峰油画高研班学员)


美术报 要闻 00005 我与美术报共成长 2023-05-20 美术报2023-05-2000009;美术报2023-05-2000011 2 2023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