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汉字图形印看西泠印社“大印学”的实践
■本报记者 俞越
第四任社长沙孟海提出要把西泠印社打造成“国际印学研究中心”;
第七任社长饶宗颐为西泠印社指出了“东学西渐”的新百年的新目标。
如何破解两位社长留给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的国际化目标?
也许,此前在宁波展出的“印·世界”“一带一路”图形印系列名家作品展,和本次在杭州展出的“亚运风采”篆刻文字与图形印记作品展,可以给出自己的回答。
“大印学”的提出有三个基准目标,亦包含了面向未来的希望:第一个基准目标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是希望“印学”不被别的学科“矮化”;第二个基准目标和西泠印社的百年发展有关,在西泠印社百廿年来已经实践的基础上,有新的探索;第三个基准目标是和国家的文化政策的发展相一致,如用篆刻艺术宣传“一带一路”倡议,或者是其他项目的探索。
“大印学”首先必须有世界性的交融,其次必须要有学科性的交叉。梳理近些年来,西泠印社在不同的阶段已经做了“砚铭文化”、恢复青铜器“全形拓”技术、“拓片题跋”、“镌刻”技艺与“传拓”技术的复原等方面的推广、探索和普及,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大印学”的概念,但是横贯了十几年探索,以篆刻印学为核心,同时兼容各相关学科领域。
从2016年开始,西泠印社推出以《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印谱创作”为主题的讨论,以及积极推动“世界印章史”印文化文明互鉴、与时俱进科研新项目,希望在拥有世界印章史的视野的同时,又坚守篆刻本来的传统金石趣味;尝试图形印与非汉字系统印章的篆刻艺术新样式,建立大印学概念;努力打造一个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样板。
2023年,适逢“杭州第19届亚运会”,西泠印社从2022年下半年起,就以“迎亚运”为契机,成立西泠印社社内外自愿组合的创作专班,并向全国征集篆刻创作志愿者加盟。
在宁波展出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展览前言处,是一面大大的“外国语言文字与民俗符号专家审读委员会”的名单。据了解,此次创作展览筹备过程中,邀请了多位西泠印社及外国语专家,他们对作品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审阅,涉及到艺术风格、文化习俗、宗教禁忌等多个方面。世界的文化,通过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多样的作品,真的可以说是“脑洞大开”。
“以‘世界印章史’开阔视野看中国篆刻艺术精粹,属‘新硎初试’,我们借此倡导篆刻界的‘中国文化自信’,创新实验的实践过程很难,屡遇坎坷阻碍。因为我们是创作‘世界’之印,前无古人,没有先例可供依凭,必须转变观念,在风格技法等多方面创新。”陈振濂透露,此次创作,借鉴了“汉肖形印”“画像砖”、以及宋代“西夏官印”、元代“八思巴文与元押印”、清代“满文御玺”等,并据此而赋予其古玺印学和明清流派篆刻之外的第三类含义样式。“横跨千年,且来源丰富复杂,对一个篆刻家个体而言,要有能力熔铸古今中外于一印,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好在我们大家都经受住了考验。”这亦体现了西泠印社在学术、创作上的引领活力。
中国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副社长林尔在通过评审后发现了一些隐藏的问题,值得每一位作者警醒:有的作品刻得太“精细”工艺味过重,有的和藏书票相似,有的虽然也是大刀阔斧,却更接近于版画,“作为中国篆刻艺术中的图形印,在创作上一定要注意印化的问题,并且在注重金石味的同时,要注重中国味。”
“传统印学”是“大印学”的根基,“中国特色”是“大印学”的底色。坚守印学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对审美形式中特定的古典“金石气”,既彰显出“中国自信”“中国特色”,又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念层面上,以“世界印章史”为更广阔的艺术大舞台,在流传有序的古代印学史篆刻史看来,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兼容并包世界印章各种样式并加以当代的“中国式表达”方面。
我们看到,从西泠印社举办“篆物铭形”图形印与非汉字系统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时的忐忑不安,到几次论坛过后,研究人数及学术文章的数量稳中有升,有了“世界图纹与印记:一带一路创作印谱”、“印·世界”“一带一路”图形印、“迎亚运”非汉字与图形印作品展等一系列的成果,对于“大印学”的探索又有了新的、系统的细化与构架尝试,相信在“大印学”的理念的指导下,西泠印社中的杰出之士、卓越之士,能够同心协力去探索不知道的、陌生的“未知世界”,让百廿西泠印社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