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北京的山本理显摘得2024普利兹克奖
社群、人际和沟通,是他作品中永恒的底色
■夏尔
今年普利兹克,再度花落日本。获此殊荣的,是79岁的建筑师山本理显。从1987年的丹下健三开始,一直到2019年的矶崎新,现在山本成了第9位夺得普利兹克的日本设计师。
在这个时代里,山本显得十分另类。出生于北京,生长于日本町屋的他,好像有着一种独具温度的设计理念。多年以来,他一直颇为低调,但他的作品又始终引人注目。从横须贺美术馆,首尔江南住宅区,到横滨的新范式建筑Gazebo,他从巨构之中不断汲取群落的灵感,用自己极简的理性主义,搭建了一个个夺目的建筑作品。
在中国,山本的作品也算得上家喻户晓。北京建外SOHO、天津图书馆,中国在他的建筑故事里,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在这种水平与透明之中,闪烁着他独特的情感。其实自从现代主义风行以来,追求个体、对传统的解构早已超出潮流,而成为了主流,哪怕在建筑上,也是如此。但是,在山本的眼里,能呈现一片“共享的空间”,才是真正的好建筑。
在他看来,哪怕隐私价值变成了新的城市情感,人们,也始终应该是那群“活在社区里的人”,而社群,才是属于人的灵魂。
因此,今年普利兹克送给山本的颁奖词也是充满温度:“他的建筑作品明确地表达了信念……让(居住者)能够在建筑中以他们惯常的、优雅又充满诗意和欢乐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山本理显,就是这样一位一直想重新找回社群的建筑师。
方盒与层叠 触摸中国建筑温度
带着这样的信念,山本在中国留下了众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作品。2007年,北京建外Soho落成。当许多摄影师拿上相机,试图拍下京城的天际线之时,这几幢白色长方体,就是照片中央的那块夺目的宝石。到了后来的很多时候,这里甚至已经成了北京新的城市名片。
其实现代建筑本不是北京最大的底色,但山本设计的这片楼群,无疑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迷人的光彩。他操刀的建外Soho,建筑群通体白色,外观采用了方正的设计。其中包括了9栋住宅楼和四幢Soho建筑,把工作空间与居住区域相结合,这种如“蜂巢”一般的设计,在当时的北京可谓全新。在这一片区域里,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居住体验可以无缝般相融合。
一座有温度的建筑,它的韵味就这样超脱到了区域之外。作为一个设计师,他想触摸建筑的温度,有时也会遇上滑铁卢。好在追求社群连通感的道路上,山本没有让自己停下脚步。
2012年,他把灵感再度投射到了天津。这一次,对象变成了一座公共建筑——天津图书馆。书架、楼层、桌椅……图书馆的设计中,好像总少不了这些意象。一个个书架逛过来,选好心爱的那本,然后坐下阅读——对于每一个步入图书馆的读者而言,这太自然了。
但山本觉得,所有的这些物品,它们也隔开了人群。对于一个公共建筑来说,如果淡化了“社群”的属性,那就本末倒置了。于是他有了新的想法。这座天津图书馆,直接采用了贯穿南北的大厅设计,走进一头,就能直接看到对面。馆藏的600多万册藏书,被嵌入了纵横交错的房梁与墙壁之中,最大的结构长达30米。对于读者而言,这些书本就仿佛漂浮在空中,无所不在、无处不见。每一位读者,站在任意一层,都能一览周围数层的景象。
在建成的当时,天津图书馆就已经狠狠地刷了一波关注度。建筑师山本理显,用他自己的想法,给中国留下了两座意味深长的建筑。社群、人际和沟通,是他作品中永恒的底色。
小町与旷野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其实山本理显和中国的关系,比他在这里留下建筑的时刻,要早太多:1945年,他自己正是在北京出生。二战结束以后,山本和家人一起回到横滨居住。5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经营一座小药房为生。
山本在一座日本传统的町屋中长大,对他来说,所有建筑的灵感都源自他的成长环境。长大后的他回忆自己童年的生活:“门槛的一侧是家庭,另一侧是社区,而我就坐在中间。”人与人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相处,成了他接下来人生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968年在日本大学科技学院建筑系本科毕业,3年以后,他取得了东京艺术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毕业没多久,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山本理显设计工场”(Riken Yamamoto & Field Shop),那是1973年。尽管走上了建筑师这条路,但在职业生涯初期,山本并没有想好自己“到底想做怎样的建筑”。他决定,先出去看看。
在上世纪70年代,他和自己的导师原广司一起自驾,穿过众多不同的国家。在这些旅行里,年轻的山本理显渐渐找到了设计的答案。他发现,无论人们居于何处,对于人际关系的感受是一致的——“村庄的外观虽有不同,但它们的世界观却非常相似。”
这种思考,变成了山本建筑中“阈”的理念,他逐渐把“家庭”的概念向外扩展。在1978年的作品“石井之家”里,他把亭子状的房间延伸到了室外,作为演出的舞台,而主人的生活空间,则被他嵌入到了亭子下方。在1986年的作品GAZEBO中,他设计的房屋,人们在每个露台和屋顶都可以与邻居进行互动。
当人与人之间能够有机连通,建筑才真正开始绽放它的光芒。到这时,什么是“外”,什么是“内”,哪还需要分的那么清楚?
个体与群体 重新定义建筑边界
从日本,到中国、韩国、欧洲……在5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山本理显设计的项目遍布世界,但无论地理位置如何,他始终在追逐一种“活在社区里”的感觉。
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是2016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在他看来,山本理显就是那个让人感到安心的建筑师。
没错,山本觉得,建筑不是为了彰显设计师的精巧卓绝,而是为了给其中之人提供一个富足的人生感受。譬如神奈川县的子安小学,大操场之上就是宽大的长廊,学生们的影子投射在每一个单元,相融而共生。
当无数个个体产生关系,社群的概念就油然而生。在他心中,这不是一种需要刻意设计的东西,而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与他本人共生的情感。在他眼里,“现代”的我们,哪怕抛弃传统、向往自由,也不应把建筑变成商品,以邻为壑。
正如主席阿拉维纳所说:“山本的建筑,让日常生活过得更有尊严,让惯常的事变得非比寻常。”“他让生命,从平静走向辉煌。”
(资料来源于普利兹克官网、Riken-Yamamoto & Field Shop。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本文有删减,标题另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