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论说

当代公共雕塑项目的再生力

  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艺术乡建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传统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成果。然而,面对乡建中的多重挑战,策略显得尤为关键,这包括跨界跨学科的整体布局、以共创为核心的决策模式、以共富为目标的实施策略。这些策略为当代公共雕塑项目延续乡土在地的文脉以重塑场所独特性、提升文化体验感、优化环境生态、促进城乡文化深度对话和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价值,成为艺术乡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置身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为乡建中的公共雕塑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有待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从而为和美乡村建设探索新的路径。

  近年来,绘画、雕塑、设计、音乐等艺术形式有机联动乡建,如“许村计划”、“青田范式”、“碧山乡建”、“松阳乡建”、“梓桐艺术小镇”和“千岛湖雕塑园”等多个艺术和文化活动及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重构、场所在地性重塑、乡村有效营销,带动了具有艺术文化属性的旅游项目,为乡村经济转型和振兴提供了动力。但,乡村依然面临因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递增造成的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继而导致农村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深化了空间空置和文化空心现象,影响了乡村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艺术在乡建的整体布局中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借助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塑造乡村精神风貌,创造多重联动及差异化的、因地制宜的旅游资源、释放多元的非物质性消费,进而回应乡建中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振兴和发展的需求。其中当代公共雕塑项目因其开放性、过程性、包容性和公共参与互动性特征,成为推动文化传播、展现文化面貌的媒介,为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公共雕塑,从构词法的角度,由“公共”和“雕塑”两个词组成。“公共性”指向公共空间,走向更为广泛的未经筛选的受众,对不同受众的可达性和包容性。雕塑,顾名思义,包括雕和塑两种身体动作。雕通过凿、打、琢、雕、刻技法减少物质形态塑形;塑则通过堆积累加完成形态的构建。雕塑家通过木材、石材、金属、合成或再生等坚硬材料,对空间、形态和质感深入探索的三维物质客体物。公共雕塑作品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展示,更需从艺术、社会文化、公共生活、政治和经济维度展开对话。公共雕塑的项目化是从艺术家为主体的单一艺术作品创作转向跨学科团队,如艺术家、设计师、社区成员等共同参与协作的整体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监管和控制的过程。公共雕塑项目关注观众沉浸式通感体验中的情感和思考或反思,由艺术家为主体转向以观众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和体验性美学的总体感知。由此,其依托特定场域,其再生力不仅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生态层面和经济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为:延续乡土在地的文脉以重塑场所独特性、提升文化体验感、优化环境生态、促进城乡文化深度对话和跨文化艺术交流等。为有效发挥公共雕塑项目的再生力,需采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整体规划,以共创为核心的决策模式,共富为目标的实施策略,通过艺术活动或事件的介入赋能艺术乡建。

  公共雕塑项目应深植于乡村历史、地理环境、场所、民风民俗等特定场域的文化资本和特性,以强化“地方感”。作为可视可触的艺术项目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有助于重塑个体和集体记忆,构建身份认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尊重,也是乡村美育和促进跨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此外,项目提供了文化外延和创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延续乡土在地的文脉以重塑场所独特性的过程,并非单方面的追溯和保存历史记忆,更重要的是艺术活力的注入,为大众多元的非物质文化消费奠定基础。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竹源乡于2015年启动拯救老屋计划、2018年启动百名艺术家入住松阳计划,同年,竹源乡后畲村艺术村建设并创办后畲村-中国松阳后舍美术馆,2019年松阳后畲艺术村“首届中国松阳春季艺术展”开幕,2021年链接各传统村落片区,启动打造松阳国家传统村落公园。这些特定场域性的项目,集国内外艺术家、人类学家、设计师、高校青年人才和企业家,根植于乡土的人文生态、汲取乡土智慧,力图探索农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共时态的艺术乡建“融”模式。

  就提升文化体验感方面,通过将乡村公共雕塑项目的展示空间延伸至日常活动空间,如田野、村道等地,项目本身不再是被赏对象和美化装饰功能,而成为日常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空间策略的运用,将日常生活环境纳入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场所,塑造乡村的文化场域,进而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促进了村民对艺术潜移默化的理解与接纳以及美育的潜在浸润。

  生态美学与可持续性是当代公共艺术,特别是公共雕塑项目的重要考量,秉持项目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关注创作媒材的环保性、重视环境教育以及长期维护计划等。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认为,空间性不仅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再生产工具。这意味着公共雕塑项目并非被动地存在于物理环境中,而是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融相协调,形成动态的互动过程,成为乡村生态和文化构造的积极力量。

  促进城乡对话和国际跨文化艺术交流是实现文化共荣的关键,搭建文化互动、文化差异互补平台,促进艺术和文化信息互流互通。利用交互数字艺术创建互享的虚拟文化体验空间,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偏好以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公共雕塑项目。另外,可利用乡村文化资本,即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传统古建、历史遗迹、传统手工艺品等,及无形的文化元素如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深挖其独特性,通过艺术节或城乡创意产业合作等方式,引入专业的艺术管理机制,促进乡村文化资本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乡村形象营销和城乡经济共赢的双重目标。

  2023年11月,“这座城艺无界——中法联袂·千岛艺术之城品牌发布会暨全球艺术家驻留计划”项目,以“爱情之城·艺术之城·全球旅居·公共空间”为基调在浙江淳安启动,构成了一个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乡村发展模式。中国美院教授单增谈及“千岛艺术之城如何成为艺术文化发展的新高地”时,提出“综合艺术规划是关键、专业管理以确保质量、建立艺术教育和基金、引入国际经验、联动艺术资源”多维的、国际化的艺术乡建发展策略,以回应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因此,当代公共雕塑项目携手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基于特定场域创造在地的艺术景观,其作为跨界、跨学科的艺术形式与地方再造结合,在振兴乡村经济和重建城乡文化共同体及文化多样性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已至,智能化时代的公共雕塑项目规划和实施应更加重视科技的融入,突破物质形态的界限,与科技建立深度链接,增强多感官体验的维度、深化社会参与和文化共生,连接传统与当代、自然与科学、本土与全球,借科技力量创造更广互动和文化交流空间为和美乡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美术报 论说 00013 当代公共雕塑项目的再生力 2024-03-09 26694244 2 2024年03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