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纸”上生辉
■胡欣娜(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河姆渡文化,作为长江下游地区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也是宁波的地域文化标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但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普及度并不高。如何有效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通过“纸艺博物馆”项目,将纸艺工艺与河姆渡文化元素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生动化。通过项目化、主题化、系列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河姆渡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焕发新的生机,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依托问题驱动多元化认知
问题驱动:在校园中如何用纸艺呈现河姆渡遗址?
学校以“纸艺”为教学媒介,鼓励学生亲手制作河姆渡纸博物馆,探索文化要素,激发学生提出关键问题,点燃探究热情,培养创造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并传承河姆渡文化。
多元认知:多维度体悟河姆渡文化的精髓。
河姆渡文化包罗万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河姆渡文化的精髓,突破重难点,仅通过美术的手段很难实现,必须开展多元化的探索认知。
研学活动实地探究——以课本为基础,以实践为归宿。学生实地探访河姆渡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河姆渡遗址的实物进行对照,进而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河姆渡文化的伟大之处不言而喻。
校本课程图文赏析——美术校本课程作为学生直观接触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渠道,通过文本解读、图像分析、传媒展示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河姆渡文化,领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价值。
跨学科综合研究——干栏式建筑作为河姆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榫卯结构的稳固性和高于地面的建筑形式。借助数学计算和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精准和深入地理解榫卯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形式的精妙之处。
巧借纸艺多角度活现
寻纸巧构:学校的美术中心保存着各种各样的纸。在塑造作品前,学生需要在这里了解纸材的特性,熟悉纸材的不同用处,进行对比观察、去感受纸材的质感和肌理,进而判断用合适的纸去呈现作品。
用纸重塑:美术课程最核心的特征是培养学生创意能力,在河姆渡文化系列课程中,学生在“寻纸”的基础上,用纸材呈现了“榫卯结构、双鸟朝阳、颗粒稻谷”作品。
榫卯的纸管替代——榫卯结构是木材建筑的关键,但纸质较软难以模仿。我们利用不同粗细的纸管,通过在粗管上打孔形成卯眼,细管插入代替榫头,巧妙地用纸材复现了这一经典结构。
朝阳纸材再现——河姆渡文化中的鸟和太阳图案展现了古人的雕刻技艺和创造力。为安全教学,我们让学生使用柔软的海绵纸,通过纸版画技术复现这些纹样。
稻谷衍纸表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显示了成熟的稻作农业。为在纸艺中呈现稻谷的立体感,我们选用了可塑性强的衍纸。通过卷曲、折叠等手法,创造出立体、生动的稻谷造型。
以纸创新:对于美术教育来说,能让学生用最常见的纸传承河姆渡文化的精髓,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河姆渡文化的创新与融合。活化传统文化,有两个核心途径,一是让它有用,二是赋予它新的文化意义。
干栏式纸创书灯——宁波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闻名。“干栏式书灯”,融合河姆渡文化,增强城市历史感。书灯以干栏式建筑为灵感,采用“蓝色海洋”染纸象征港口,结合建筑剪影,内置声光电元素,点亮时,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朝阳纸塑飞行器——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纹象征阴阳和谐与生命的繁荣。纸板飞行器,让学生感受河姆渡人对天空的向往。同时,将这一图腾应用于日常用品,如笔袋、笔筒等。
苇编纸藤首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残片展现了古人精湛的编织技艺,在纸艺创作中,我们继承这一精髓,创新编织成既美观又实用的生活用品,不仅传授编织技艺,也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利用活化成果多维度渗透
体验式学习:河姆渡纸艺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亲身参与纸艺活动,学生们能够主动探究并完成研学任务,实践榫卯、纹样印制等技艺,从而近距离体验河姆渡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跨学科融合:在讲演环节中,学生运用纸艺创作河姆渡先民服饰,通过话剧、舞蹈、诗歌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宣讲。这种将史前文明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展现了河姆渡先民智慧和勤劳所创造的辉煌原始文明。纸艺博物馆的建立使学生得以亲近这一古老文化,而学校纸艺技术的支持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与式评价:为了传承河姆渡文化,学校举办了以该文化为主题的绘画、摄影、设计等评比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通过建立纸艺博物馆,并以贴近学生的方式呈现,拉近了学生与这一古老文化的距离,为文化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这种参与式评价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