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学记”
大家知道中国最早的学校出现于何时吗?它们在当时是否也被称为“学校”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上学记”,探索一下他们读书的流程与我们现代有何不同。
中国的教育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夏朝就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到了商朝,称为“序”,到周成为“庠”(xiáng)。可是,夏商周时期的孩子们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学校读书,官方所办的学校是只针对古代贵族的孩子而设立的,这类学校叫“官学”,普通人家的孩童不能进入学校学习。大家是不是也在感叹,那其他不是贵族子弟的孩子们怎么读书呀?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大教育家,他就是孔子。孔子在《论语》中记述道:“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是肉脯,“束脩”就是10条干肉。孔夫子的学费则是十根腊肉,上交腊肉之后就可以接受教育。因为孔子的这个做法,很多平民百姓的孩子也能上学了,他们不再只是羡慕地看着贵族的孩子们,而是能跟他们一样,走进学堂,学习知识,而由孔子所创立的这种学校就是“私学”。
在清代画家刘权之的笔下的《亿春书瑞册图》(家弦卷)部分(如图),便描绘了一幅乡村私塾学堂的场景。画中的茅屋内端坐着一位留着长胡须的老者,他的身份应当是这个学堂的老师,其余的孩童则围桌而坐,拿着书本,手舞足蹈的好像在激情地演说些什么,也有可能是在与老师讨论学问呢。视线转移到茅屋前,可以看到有一名身穿紫衫的学生匆匆赶来,手里还抱着一个绿色的包裹来见老师。大家猜他包裹里装着的是什么呢?有人可能已经联想到了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束脩”,看来这个孩子是来拜师的,而包裹里装的则是给老师的学费。画面左侧也有着三名同样怀抱包裹的孩童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么,看来是到了开学季,他们几人带着“学费”一同来拜师学艺呀。只不过紫衫孩童跑得比较快,先他们一步到达了目的地。往远方望去,透过明亮的大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名孩童正神情专注地抚琴,美妙的琴音彷佛已经穿过画纸,钻入了我们的耳朵。而琴艺就是古代孩童的必学科目之一。古代学校的科目和如今有很大不同,在孔子的教学期间要求学生学习“六艺”,指的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就要求学生,首先不仅仅会读书,还要懂音乐与舞蹈,其次竟然还要会骑马射箭,可谓是能文能武啊!大家觉得古代孩童的要学习的科目与你们现在所学的相比哪个更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