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基于“物”象的艺术实践
■何昊
亚明先生曾论述:“中国绘画的本质性格,是一种借物象而寄情抒怀的艺术,作者对自然或对社会的感受,经过作者心底意念选择撷取的物象神韵,是它成象的目标。这就自然地区别纯客观的视觉反映的‘具象’和主观幻觉所呈现的符号混杂的‘抽象’。它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中独立,成为一种主客观一致的‘意象’艺术。”在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策划举办以“荷”为主题的“斯物·与归——第三届亚明艺术馆扇面绘画邀请展”以小微切口展现中国画在新时代发展的宏阔景象,既是对先生真知灼见的有力响应,更是传承、弘扬先生艺术精神的有益实践。
荷风消夏
亚明艺术馆北门,正对着包公园东滨一池清幽的荷塘。在四季的轮转中,她以“田田八九叶”“红藕花多映碧阑”“风梳露洗,尘不染”“枯枝覆雪最醉人”的姿态,展观其一颦一笑。炎炎夏日里,莲叶接天,荷花映日,“荷”将其花的韵致、叶的卷舒、实的姿态、杆的穿插,淋漓尽致地铺陈于夏日的风之中,使观者在满眼的鲜活和满心的欢喜中,油然生出几多凉意和诗意。而“旋折荷花剥莲子”“泥中采藕白纤纤”的美妙过程和美味触感,又赋予了“荷”更多的可感知的“实物”感和趣味性。在数千年“荷”与“人”的互动中,她似乎可成为夏天的代名词,俨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避暑物品。
花草寄情
荷花、荷叶、莲蓬、藕实,其形的丰富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描摹其形状、姿态,表达由衷喜爱之情。而在应邀参加本次展览的中国画家笔下,一朵荷、一茎叶、数节藕实,以赋彩成形,得“物”之生趣;以水墨挥洒,纵“情”之所寄。所浓缩在画面上的形象,或清淡、或热烈,或繁复、或简洁,或精细、或粗放;荷之物象,即可独立显现,又可借助于人或自然的场景,作聚焦或放射式表达,使得寄于“荷”这一特定花草的艺术构思和创造,获取了不竭的原创动力。
从梅兰竹菊到荷,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诗人的深情,传递着画家的厚意。善于捕捉点滴物象、表达细腻情感、寄托丰富寓意,是中国诗人和中国画家借物传情的专长,宋人蔡绦曾言:“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切中肯綮。
本次展览展出的174件作品,多以独立描写“荷”的风致为主。荷的叶、实、茎具备了点线面的绘画表现元素,极大地拓展了画面形式语言的表达空间。因此,当欣赏这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犹如在关于“荷”的中国绘画演变史长廊中漫步。每位画家都是尽情在这同一题材的绘画上展现对伟大艺术传统的理解,尽情释放自己的技法修为、知识储备和创作智慧。山水、人物作品对“荷”元素的糅合,丰富了画面语言和诗意营造,造景亦造境、观物物亦观我,情景交融,安顿那颗寄情于物、物我两忘的心灵。
心与物游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借助于特定之“物”,作一番跨越时空、泯灭障碍、消解困顿的遨游,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庄周梦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庖丁解牛”般地“游刃有余”……
笔墨纸砚、书写性、诗意表达,超越具象又非抽象等要素对中国画作了质的界定。中国画描绘“物象”所借助的承载“物”,或纸、或丝织物。纸和丝织物作为扇的主要用材,一旦和特定的扇型有效、有机结合后,便叠加为特有的“物”件之美。当“物”件与中国画再次组合后,在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推波助澜下,其传播力、受众面、影响力的广度和持续性便可想而知了。
当轻摇一把以“荷”为题材的中国画成扇,在感受习习凉风的同时,更易感知“荷”之美之于人,之于大千世界的趣味。体悟观赏与把玩,体验想象与沉醉所带来的愉悦,同作为“艺”与“物”完美契合的“扇”作一场场自由的心灵畅游。
斯物,与归
无论是作为“物”的荷,还是描绘画面上的荷,经过岁月的日积月累,早已化为我们心中的文化符号。
因此,当“荷”通过中国画艺术语言凝结成为扇面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元素时,事实上是借助形象、物件传达我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审美观念,以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价值观念。
集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为一体的名篇《岳阳楼记》以“微斯人,吾谁与归?”收尾,读罢无不令人为之击节。本次展览,长三角、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均有中青年画家应邀参展,地域跨度之大、组稿时间之短、原创材思之多、表现维度之广、作品质量之精,无不反映出大家对于“荷”这一题材的挚爱,对亚明先生艺术精神的推崇。
当再次凝视馆北门前的荷塘及在此驻足的人群时,我们知道:有“斯物”,欣“与归”!已不仅仅是这一众中国画家的想法了。
甲辰立秋于悟园南窗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