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聚焦

为名画“寻根” 为九峰溯源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文化溯源暨全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在金华汤溪启幕

  (上接第4版)

  专家齐聚,解码黄公望与九峰山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公望《九峰雪霁图》文化溯源会以“寻迹九峰——山水画中的隐逸、道家文化”为主题,围绕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包括黄公望与浙江、金华的渊源,元四家山水观的异同,黄公望艺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艺术风格的师承关系等。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毛建波,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徐建融,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郑竹三,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导师金晓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清画全集》执行副主编楼秋华,文艺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刘墨,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郑维坤,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钢,富阳黄公望研究会会长蒋金乐,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志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画全集专题审稿人之一吴斌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为解开黄公望与九峰山的神秘联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九峰雪霁图》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议题之一,其创作地点与创作对象的考证工作同样备受关注。专家们结合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成果,提出了多种合理的推测与假设,为解开这幅画作背后的秘密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此外,黄公望的朋友圈与人文交往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专家们通过考察黄公望与同时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情况,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启迪,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黄公望艺术思想形成的认识与理解。

  道教文化在金华的兴盛及其对江南及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也是此次会议重要议题。与会专家以独特的视角与丰富的知识积累,深入阐述了道教文化在金华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如何作用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之中。

  通过此次文化溯源会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黄公望及其艺术成就的认识与理解,更为我们进一步挖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确实,学术研究的魅力与价值正体现在这种不断探索、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更多学者的关注与参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将得以交汇融合,为这一课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与深邃的洞察。

  笔墨九峰,山水视界中的山水精神

  同时,活动还邀请了全国山水画名家前往九峰山实地写生,以笔墨记录自然之美,致敬经典之作。通过“致敬经典 寻迹九峰”的系列活动,艺术家们不仅展现了九峰山的壮丽景色,更深入挖掘了其文化内涵,为九峰山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此次活动重要板块“九峰胜境——金华汤溪首届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在金华汤溪郑竹三艺术中心展出,展览汇聚了全国75位艺术名家,创作了75幅以九峰山为主题的佳作,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仅是对传统山水精神的致敬,更是当代艺术家对山水精神时代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展现。

  正如展览艺术总监金心明所说,在当今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山水画的写生实践被置于艺术训练和创作的核心地位,旨在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自然山水的艺术元素,这一理念与文艺创作导向不谋而合,均强调艺术源自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映。山水画作品,作为当代精神风貌的镜像,促使当代山水画家深思其创作意蕴与时代使命。中国山水画的独特性,根植于其自成一体的山水语言体系、蕴含的山水精神及构建的山水世界,这实质上是人的主观世界、语言体系与思想观念的映射。

  《九峰雪霁图》探索并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精神寄托的具象化表达。通过《九峰雪霁图》,我们旨在重新审视如何以艺术视角直面自然山水,并探讨山水精神的本质。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语境下,山水精神有时被误置为风景画的范畴,此次活动正是意在纠偏,倡导回归至笔墨技艺的本真,重申山水画的独立性,强化山水与人之间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与思想交流,实现从物理形态向文化形态的升华。

  自然景观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其现实价值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转化得以彰显,提升至精神层面的高度,使得自然的表现与开发过程富含更深远的文化意义与精神追求。这正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此次活动是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尝试,预示着未来可能将此类艺术探索与实践推广至更广阔的领域,以期在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挖掘并展现其独特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美术报 聚焦 00005 为名画“寻根” 为九峰溯源 2024-09-21 美术报2024-09-2100008;美术报2024-09-2100009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